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梧江

鎖定
清代袁枚《隨園食譜》雲:糟油出太倉,愈陳愈佳。《太倉州志》雲:色味佳勝,他邑所無。 糟油創制人為清乾隆年間的李梧江。
中文名
李梧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太倉
李梧江,江蘇太倉人,生活於清乾隆年間,糟油創制人
.他在太倉城內開設多家經營醬鋪業的作坊與鋪子.平素喜 鑽研食品調料.他用酒漿配以各種香料入缸封藏,數月後,開缸啓封,發現這種液體調味品具有醬色,糟香,鮮美等特點,經自己家中與饋贈親友嘗試後,一致反映味道極佳.於是李梧江再選擇香料搭配,再次改進,遂製出了能解腥除異味,提鮮增香,開胃增食的新調味品——糟油. 據記載,糟油由老意誠秘方製造,每次投料後還要滲入適當的糟油底子,即糟油腳.有人謂糟油之妙,在於它的底子,此乃百餘年來長期累積的精華,沒有它就沒有老意誠的糟油. 太倉糟油,於1816年正式釀製發售,漸各傳四方,成為官禮.因慈禧太后愛吃糟油,常派人來太倉採購,故太倉老意誠糟油店中曾有一塊"進呈糟油"的金字招牌. 太倉糟油在1914年,1921年,1925年舉辦的江蘇省一二三次地方物產展覽會上,均獲獎章獎狀;1915年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時曾獲超等大獎和金質獎章一枚. 百餘年來,太倉糟油名聲日隆,暢銷海內外,深受美食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