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志榮

(四川省美術名家)

鎖定
李志榮,男,漢族。中國名家書畫院名譽院長,世界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兼創作研究員、內江書畫院書畫師、內江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內江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文名
李志榮
別    名
李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7年5月12日
主要成就
中國名家書畫院名譽院長,世界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出生地
四川威遠
代表作品
《百花爭豔》
《燦爛春光》等

李志榮人物簡介

1990年9月應美國依阿華州埃姆斯市林肯畫廊之邀舉辦個人畫展。《百花爭豔》、《燦爛春光》等作品曾在國內各地及港台展出。
四川省文化廳為其創作的《百碟圖》集錄制了《彩蝶紛飛》專題片在國內電視台和美國放映受到好評。辭條收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文藝家名人辭典》、《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日現代美術通鑑》、《中華人物辭海》、《世界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1] 

李志榮社會評説

以畫蝶得名,曾到美國林肯畫廊展出,亦以彩蝶牡丹獲時名。蝴蝶——這種自然界的神奇生靈,自古以來是中國人心目中“美的化身”和自由、和平、幸福、歡樂的象徵。“莊周夢蝶”、“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蝶雙飛”的故事以及杜甫“俱飛蛺蝶元相逐”、八大山人“春風十里馬啼香”的詩句都印證了蝴蝶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小小蝴蝶竟如此深刻地浸入了中國史學、哲學、文學、藝術及人們的精神、思想、生活之中。
2015年,已80高齡的李志榮先生,原系威遠文化館美幹,1988年退休。他是中國美協四川分會會員,中國名家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及省、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創研員。他自幼愛蝶、藏蝶、畫蝶。
1944年拜蝶畫名家萬鍾為師學畫“沒骨工筆”蝴蝶,朝夕研求,寒暑無間。九年後自學於非闇“勾勒派”,拜肖建和初教授為師以“勾勒”法畫蝶,所謂骨法用筆,三礬八染……
李志榮畫蝶的心得是:“鑽進去、衝出來、飛上天”。“鑽進去”首先進入藝苑的‘小洞天’作鋪底子的攻夫打堅實基礎;“衝出來”即學習傳統不拘泥傳統,採用沒骨與勾勒相結合畫蝶,走出一條全新之路;“飛上天”進入“藝苑大觀園”,力求將60多年的創作實踐提升到理論的高度。
他堅持七年精心繪製了姿色形態各異的工筆重彩“百蝶圖”50幅170餘隻彩蝶,張愛萍、楊超等60多名詩書畫家為“百蝶圖”題字。四川文化廳及威遠電視台配合外景分別錄製了《彩蝶紛飛》、《筆舞蝶飛》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歐美台及四川電視台播映,深受好評。其以蝴蝶為主的蝶花作品早已進入美、法、日、泰、德、韓、加拿大、新加坡和港台地區。作品入編人民日報、人民畫報、中國書畫報、中國文化報等20多部辭書畫冊。作品參加中國美協、老齡委聯辦我國“首屆神龍杯”書畫展榮獲二等獎;參加東京、北京三、五屆國際書畫展,分別榮獲“國際銀獎”和“國際金獎”。參加中國書法研究院和北京大學書畫協會聯辦書畫展,榮獲一等獎(獲獎作品由人民日報出版發行)並參加“中韓書畫交流展”。
他為了更加貼切的感受蝴蝶的生活形態,早年四處遊訪,爬山涉水,收集的蝴蝶標本數百隻,保存完好,不可多得,彷彿化身為蝶,自由飛翔。前後教過許多得意門生。但是繼承了蝴蝶與牡丹畫精髓真傳的只有一個,李祥雲。後者青出於藍勝於藍,不僅將“沒(mo)骨工筆”,“勾勒畫法”發揚光大,更是結合時代創造了“點金蝶畫法”,其中為紀念鄧小平100週年的20米工筆長卷《春天的故事》,是其代表做之一。
參考資料
  • 1.    請參閲中國人事出版社《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三卷,3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