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強

(國家統計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

鎖定
李強,男,漢族,中國國籍,1954年10月出生,山西聞喜人。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統計師。
曾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1] 
中文名
李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西省聞喜縣
出生日期
1954年10月
職    稱
高級統計師
學    歷
碩士研究生

李強人物履歷

1970年參加工作,在山西聞喜3534商店任業務員、會計,
1973年進入山西財經學院會計系商業會計專業學習,
1975年畢業分配到山西省統計局工作,曾任綜合處幹事、平衡處副處長。
1986年調國家統計局工作,先後任國民經濟平衡統計司處長、副司長、司長、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統計設計管理司司長。
2002年12月,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
2009年1月,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
2010年1月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2] 
2015年1月14日,免去李強的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職務 [3] 

李強社會兼職

中國投入產出學會理事長、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投入產出學會會員、《中國信息報》與《中國統計》編委、《人民日報》海外版專家顧問委員會常務顧問、香港《經濟導報》顧問。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成員。

李強主要業績

長期從事國民經濟宏觀分析和統計研究工作,對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國民經濟核算具有較深的造詣,為我國宏觀管理決策諮詢和統計方法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1979年為適應我國經濟管理宏觀決策的需要,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個地區投入產出模型,建立起了我國投入產出法直接分解法的理論和統計方法,為此榮獲山西省軟科學一等獎,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一等功。1987年根據國務院要求,主持組織和實施大規模全國投入產出調查和模型編制、設計,採用積木式、板塊化的結構,可靈活地進行東西方核算體系的比較和轉換,被聯合國統計署的官員稱為是一個創舉,獲得了我國首屆統計技術進步特等獎。1988年以來,積極組織並參與研究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社會總供需、市場與貨幣、國民經濟大的比例關係等問題的研究,為國務院和中央有關部門提供許多重要的諮詢建議。撰寫的《繼續堅持"雙緊"方針,及時調整操作力度》、《對當前經濟生活中幾個主要問題的思考》中的主要觀點被國務院所採納。1993年主持設計並組織全國首次第三產業普查,為全國與地方各級第三產業的發展規劃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轉軌奠定了基礎。多年來,主持了有關我國經濟建設10多項重要研究項目,如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的《地區經濟均衡發展研究》成果已在美國和國內出版,為世界研究我國地區經濟提供了詳盡的分析資料;《全國資金流量表編制及應用》課題,已納入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之中;與日本通產省合作的《中日環境保護投入產出對比研究》項目,已用於兩國的實際工作。編著、合著和主編了《投入產出宏觀經濟分析》、《新國民經濟核算大全》、《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等20餘部專著。為國務院和中央有關部委及國內外有關經濟建設雜誌撰寫了《是投資膨脹,消費膨脹,還是雙膨脹》、《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何下降》、《我國所有制結構分析》等百餘篇經濟研究學術論文及經濟建設分析文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