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平陽

(唐朝大詩人李白女兒)

鎖定
唐朝大詩人李白女兒,母親為李白原配妻子、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氏。
魏顥在《李翰林集序》裏提到:“女既嫁而卒”,看來李平陽出嫁以後就去世了。
所處時代
唐朝
本    名
李平陽

李平陽人物生平

李平陽詩歌記載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五十七歲,在永王軍營。永王擅自引兵東巡,導致征剿,兵敗,幕僚李白在潯陽入獄。李白被關進潯陽監獄時,有《百憂草》一詩説:“星離一門,草擲二孩。”是説他遭遇流放上路之時,長子李伯禽、長女李平陽還在東魯。

李平陽文章記載

魏顥在《李翰林集序》裏提到:“女既嫁而卒”,看來李平陽出嫁以後就去世了。

李平陽親屬成員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李客(任城縣尉)
李白
(詩仙,配宰相許圉師孫女許氏,繼娶宰相宗楚客孫女宗氏)
李平陽
(長女,許氏所生,出嫁後卒)
-
李伯禽
(長子,乳名明月奴,許氏所生,李白去世30年後於貞元八年去世)
李氏,嫁農民陳雲。
李氏,嫁農民劉勸。
李天然
(次子,小名頗黎,李白在東魯時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終)
-
【注1】李白曾作詩《贈內》: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表示自己冷落了妻子許氏。
【注2】天寶元年(742),李白四十歲左右,接到唐玄宗徵召進京的詔書,所以他不得不趕緊安排、安頓他的一兒一女。李白給兒女寫了一首詩《南陵別兒童入京》:“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從中得知,當時他的孩子還很小,這一雙兒女笑着牽着他的衣服,還不太懂得父親要離開家裏去往京城。
【注3】至德二載(757)左右,永王徵召。李白給妻子寫了一首告別詩《別內赴徵》:“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字裏行間充滿了夫妻之間依依不捨的感情和幽默的情趣,“問我西行幾日歸”也體現了妻子對丈夫的擔心。
【注3】魏顥在《李翰林集序》裏提到:“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
簡要意思是最初娶許氏,生有兒子伯禽(乳名明月奴),女兒平陽。許氏去世後,與一劉姓女子同居關係,後來分手,劉氏沒有生育子女。再後來,李白在東魯與一名女子同居,生育了一個孩子,取名頗黎。
【注4】範傳正在《贈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裏提到:伯禽,以貞元八年不祿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