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嗣本

鎖定
李嗣本(?-916年),漢族,代北雁門人,生父張準為銅冶鎮將,後為晉王李克用養子。
從擊居庸關,以功遷義兒軍使。從破王行瑜,遷威遠軍使。從攻羅弘信,以先鋒兵破湯陰。從後唐莊宗擊破潞州夾城。累以戰功遷代州刺史、雲州防禦使、振武節度使,號威信可汗
天祐十三年,從後唐莊宗擊劉鄩於故元城,下洺、磁諸州,六月,還軍振武。貞明二年,契丹入代北,攻蔚州,嗣本戰歿。 [1] 
別    名
威信可汗
所處時代
五代
出生地
代北雁門
逝世日期
916年
主要成就
銅冶鎮將
本    名
李嗣本

李嗣本歷史記載

李嗣本舊五代史

李嗣本,雁門人,本姓張。父準,銅冶鎮將。嗣本少事武皇,為帳中紀綱,漸立戰功,得補軍校。乾寧中,從徵李匡儔為前鋒,與燕人戰,得居庸關,以功為義兒軍使,因賜姓名。從討王行瑜,授檢校刑部尚書,改威遠、寧塞等軍使。五年,討羅宏信於魏州,嗣本為前鋒,師還,改馬軍都將。從李嗣昭討王暉於雲州,論功加檢校司空。汴將李思安之圍潞州也,從周德威軍於餘吾,嗣本率騎軍日與汴人轉鬥,前後獻俘千計,遷代州刺史。六年,從攻晉、絳,為蕃漢副使都校。及武皇喪事有日,嗣本監護其事,改雲中防禦使、雲蔚應朔等州都知兵馬使,加特進、檢校太保。九年,周德威討劉守光,嗣本率代北諸軍、生熟吐渾,收山後八軍,得納降軍使盧文進、武州刺史高行珪以獻。幽州平,論功授振武節度使,號“威信可汗”。十二年,莊宗定魏博,劉鄩據莘縣,命嗣本入太原巡守都城,十三年,從破劉鄩於故元城,收洺、磁、衞三郡。六月,還鎮振武。八月,契丹安巴堅傾塞犯邊,其眾三十萬攻振武,嗣本嬰城拒戰者累日。契丹為火車地道,晝夜急攻,城中兵少,御備罄竭,城陷,嗣本舉族入契丹。有子八人,四人陷於幕庭。嗣本性剛烈,有節義,善戰多謀,然治郡民,頗傷苛急,人以此少之也。 [2] 

李嗣本新五代史

嗣本,本姓張氏,雁門人也。世為銅冶鎮將。嗣本少事太祖,太祖愛之,賜以姓名,養為子。從擊居庸關,以功遷義兒軍使。從破王行瑜,遷威遠軍使。從攻羅弘信,以先鋒兵破湯陰。從莊宗破潞州夾城。累以戰功遷代州刺史、雲州防禦使、振武節度使,號威信可汗。天祐十三年,從莊宗擊劉尋阝於故元城,下洺、磁諸州,六月,還軍振武。契丹入代北,攻蔚州,嗣本戰歿。 [3] 

李嗣本資治通鑑

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六月,康懷貞至潞州,晉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副使李嗣弼閉城拒守。懷貞晝夜攻之,半月不克,乃築壘穿蚰蜓塹而守之,內外斷絕。晉王以蕃、漢都指揮使周德威為行營都指揮使,帥馬軍都指揮使李嗣本、馬步都虞候李存璋、先鋒指揮使史建瑭、鐵林都指揮使安元信、橫衝指揮使李嗣源、騎將安金全救潞州。 [4]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十二月,庚午,晉王以周德威為盧龍節度使,兼侍中,以李嗣本為振武節度使。
貞明二年(公元915年),八月,契丹王阿保機帥諸部兵三十萬,號百萬,自麟、勝攻晉蔚州,陷之,虜振武節度使李嗣本。 [5] 

李嗣本史料評價

舊五代史:嗣本性剛烈,有節義,善戰多謀,然治郡民,頗傷苛急,人以此少之也。 [6] 

李嗣本人際關係

父親:張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