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本巴人

鎖定
亦稱巴本巴人(Babemba)或阿温巴人(Awemba)。非洲中南部的民族
中文名
本巴人
外文名
Babemba
別    名
阿温巴人
經    濟
農業為主

目錄

本巴人簡介

本巴人(Bemba)
約235萬人(1978),主要分佈在贊比亞北部(190萬),佔全國人口34.7%,為國內第一大族;其次分佈在扎伊爾(40萬)和坦桑尼亞(5萬)。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使用本巴語,屬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中央班圖語羣,部分人通用英語。多保持原始宗教信仰,部分人信奉基督教。

本巴人發展歷史

公元1~10世紀期間,班圖人南遷途中,有一支在下剛果定居,並建立起隆達-盧巴王國(Runda-Luba)。約在17世紀,隆達-盧巴王國的班圖人又有一支向東南越過盧瓦普拉河,分佈於今贊比亞北方省和銅帶省一帶,成為最早的本巴人。18世紀,他們向周圍擴散,征服並同化了以鍊鐵聞名的隆古人,以及貝巴人和門布韋人等,勢力日益壯大,於18世紀末建立強盛的本巴王國。

本巴人習俗

至今本巴人仍保留某些母系殘餘,按母系或雙系確定親屬和繼承財產。男子結婚後,首先需到女方家居住,並勞動幾年,待生幾個孩子以後方回本家居住。
經濟以農業為主。 在隆達-盧巴王國時代便已掌握鍊銅技術,不少人在銅帶省和沙巴礦區做工。
班圖部落,居住在贊比亞東北高原和毗鄰的剛果(金夏沙)、津巴布韋地區,本巴人的班圖語已成為贊比亞的通用語。實行輪作耕種法,截取林中樹梢,燒成灰燼,在其中種植主要作物“穇子”。土地貧瘠,交通不便,難於引進經濟作物。在1960年代和70年代,很多人前往南距該地640公里(400哩)的銅礦地謀生。他們分為 40個母系族外婚的氏族,遍佈全國。當地的羣體主要是由首領的母系親屬組成的村莊。實行一夫多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