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鎖定
本尼迪克特·理查德·奧格曼·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1936年8月26日-2015年12月13日)生於中國昆明,是美國著名的學者,世界著名的政治學家東南亞地區研究家。專門研究民族主義國際關係。以泰國菲律賓、特別是印度尼西亞的研究為基礎,對推進文化和政治相關的世界規模的比較歷史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給民族主義研究開拓了新局面,給國際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生前為康乃爾大學榮休教授。其弟為歷史學家佩裏·安德森
中文名
本尼迪克特·理查德·奧格曼·安德森
外文名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36年8月26日
逝世日期
2015年12月13日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職    業
學者
出生地
昆明
代表作品
想象的共同體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人物經歷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其祖父是大英帝國的高級軍官,其祖母是來自一個活躍於愛爾蘭民族運動的家族。
他是著名的政治學家,東南亞地區研究家,他出色的研究活動,正如論文集的標題《言詞和權力》表示的一樣,在文化和政治之間開拓了獨特的研究領域。其知識的影響力,超越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各領域,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他在劍橋大學修完歐洲古典語以後,在康奈爾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描寫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的精神和變化的博士論文《革命時代的爪哇》被出版。年輕時代創刊的學術雜誌《印度尼西亞》作為印度尼西亞地區研究類雜誌,在國際上也受到了很高的評價。
連續多年在康奈爾大學執掌教鞭,為研究、教育、出版組織的現代印度尼西亞項目及東南亞程序的運營、發展竭盡了全力,更加穩固了康奈爾大學的世界東南亞研究中心地位。不但學習印度尼西亞語,還學習泰語、他加祿語,是一個掌握地區語言之後再進行比較地區研究的先驅。還有,他對蘇哈托政權下的人權迫害持續持批判態度,他還是一個嚴格按照自己信念採取行動之人,知識淵博的安德森先生不論國籍培育了很多研究人員、教育人員。
確立他國際地位的是被翻譯成世界17國語言的《想象的共同體》。他在此書裏,在世界史的過程中賦予了民族主義起源的位置,組合“作為印象在心中被描寫的想象的共同體”的“國民”,極為多種多樣的社會、政治、與思想體系的圖形(“民族主義”),歷史性地分析了在各種各樣的“國家”裏被連接和變形的過程。他的這個分析手法和洞察力為民族主義的研究開闢了新局面,在國際上受到很高的評價。冷戰結束後,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國家”的概念被重新認識,嘗試批判驗證國民國家的這個著作的意義也就越來越大。此後他對民族主義的思考,歸納在《比較的亡靈》一書當中。 [1] 
1936年出生於中國雲南昆明市,後因中日戰爭舉家遷離中國。
1953年進入劍橋大學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學。
1958年遠赴美國的康乃爾大學,投入喬治卡辛門下專攻印尼研究。
1967年完成博士論文《革命時期的爪哇》
1983年發表民族主義研究經典的《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2007年創作 “旅行與交通:論《想象的共同體》的地理傳記”
2015年12月13日晚在印尼東部城市瑪琅病逝,享年79歲。 [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主要著作

《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
《革命時期的爪哇》
《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美國殖民時期的暹羅政治與文學》
《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