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

鎖定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原德都縣)東北60千米的朝陽山鄉境內。 [2]  [5]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在朝陽山正式成立,李兆麟任總指揮,馮仲雲任政治委員,許亨植任參謀長,下轄第三、六、九、十二,共四個支隊,設龍南、龍北兩個地區性指揮部。這裏從此便成為抗聯第三路軍的總指揮部。抗聯在朝陽山先後建立了醫院、修械所、被服廠、軍政幹校等後方機關。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為廣泛深入開展抗日活動,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成為北滿抗日鬥爭的中心。以朝陽山為依託,抗聯第三路軍部隊在德都訥河、克山、嫩江、北安、通北、龍鎮等地分散遊擊,進一步擴大了抗日遊擊根據地。東北抗聯精神是東北抗聯將士在長期、艱苦的抗日鬥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依據史料,仿建和恢復了當年抗聯各機關、部隊駐地的原貌。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成為黑龍江省獨具特色的東北抗聯精神、紅色教育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紅色旅遊勝地。 [2]  [5] 
2019年10月7日,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原德都縣)東北60千米的朝陽山鄉境內
所處時代
1939~1941年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8-0559-5-043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在朝陽山正式成立,李兆麟任總指揮,馮仲雲任政治委員,許亨植任參謀長,下轄第三、六、九、十二,共四個支隊,設龍南、龍北兩個地區性指揮部。這裏從此便成為抗聯第三路軍的總指揮部。抗聯在朝陽山先後建立了醫院、修械所、被服廠、軍政幹校等後方機關。 [2]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建築佈局

將軍樹 將軍樹
朝陽山位於五大連池市東北60千米的朝陽鄉境內。北依科洛河,東臨沼澤地,南以可查山為屏障,西有迷糊陣,黑瞎子溝秘密通道。中心區域的山脈連綿數十峯,原始森林茂密,山谷縱橫,地勢複雜。從軍事角度而言,因該地區地勢險要,是一個既利於運動出擊,又便於迂迴轉移,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 [2]  [5]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
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在朝陽山200多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建立起了軍政幹校、槍械所、後方醫院、被服廠等機構,留下了30多處抗聯重要遺址和數以百計的單兵掩體、戰壕、菜窖、水井、石橋等遺址和遺蹟。 [3]  [5]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文物遺存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遺存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遺存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出土有步槍,氈疙瘩靴,駁殼槍,以及日本軍刀。 [2]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歷史文化

朝陽山保衞戰
朝陽山遠景 朝陽山遠景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19日下午,100餘名日偽軍騎兵,沿着趙敬夫率領的小分隊入山的足跡,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抗聯總指揮部。由於當時作戰部隊正在外圍作戰,總指揮部只有少數的警衞部隊和軍政幹校的學員。敵人從三面用機槍、擲彈筒、迫擊炮向陣地猛轟。趙敬夫率領着警衞隊的幹部和戰士,高喊着“誓死保衞總指揮”的口號,與多數倍的敵人展開了戰鬥。趙敬夫冒着槍林彈雨幾次衝出敵人的包圍,掩護了總指揮李兆麟等人的撤退。在這次戰鬥中,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三路軍政治部主任張蘭生、三支隊政治委員趙敬夫、省委機要秘書崔玉珠,以及17名警衞隊戰士壯烈犧牲。 [2]  [5]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歷史價值

東北抗聯烈士紀念碑 東北抗聯烈士紀念碑
東北抗聯精神是東北抗聯將士在長期、艱苦的抗日鬥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依據史料,仿建和恢復了當年抗聯各機關、部隊駐地的原貌。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成為黑龍江省獨具特色的東北抗聯精神、紅色教育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紅色旅遊勝地。 [3-4]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9年10月7日,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旅遊信息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地理位置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原德都縣)東北60千米的朝陽山鄉境內。

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原德都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路程約60千米,用時約1小時1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