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效部位

(單一植物提取的一類或數類成分組成的提取物)

鎖定
有效部位,是指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一類或數類成分組成的提取物,其中結構明確成分的含量應占提取物的50%以上。 [1-3] 
中文名
有效部位
所屬學科
化學
定    義
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一類或數類成分組成的提取物

有效部位相關概念

有效部位中藥提取物

凡是經過一定的提取方式從植物、動物、礦物中獲得的用於製劑生產的揮發油、油脂、浸膏、流浸膏、幹浸膏、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等均為提取物。 [1] 

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指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單一成分,其單一成分的含量應當佔總提取物的90%以上。 [1] 

有效部位案例

在得到了具明確抗瘧活性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後,屠呦呦課題組開始分離有效單體成分。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課題組最先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提純得到抗瘧有效單體——青蒿素,隨後證明50~100mg/kg可使鼠瘧原蟲轉陰。
屠呦呦團隊率先對青蒿素做了臨牀試驗。1973年秋,由中藥所派人攜帶青蒿素單體赴海南瘧區進行臨牀試驗,證實了青蒿素即為青蒿抗瘧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的發現,改寫了只有含N雜環的成分抗瘧的歷史,標誌着人類抗瘧歷史步入新紀元。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