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

鎖定
月骨脱位是指月骨本身脱離與橈骨和其他腕骨的正常毗鄰關係而移位;而月骨周圍脱位則是指月骨和橈骨的關係正常,周圍其他腕骨離位;經舟骨、月骨周圍脱位,是指舟骨骨折,其骨折近端和月骨與橈骨之間的關係正常,其遠端及其他腕骨發生脱位。
就診科室
骨科
常見發病部位
腕部
常見病因
間接暴力所致
常見症狀
腕部腫脹,疼痛,畸形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病因

多為間接暴力所致。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臨牀表現

患腕常有明確的背伸外傷史,如行走跌倒時以手掌撐地等。關節疼痛、腫脹及壓痛範圍大於單一的腕骨骨折,但晚期也可侷限在較小的區域,運動幅度及握力明顯下降。月骨掌側脱位可增加指屈肌腱張力,手指呈半屈曲狀,被動伸展或主動屈曲手指時疼痛加劇。腕關節掌側飽滿,觸診可感覺皮下有物體隆凸。月骨掌側脱位可增加腕管內壓,導致正中神經受壓、橈側3個半手指感覺異常。陳舊性脱位有時可致指屈肌腱自發性斷裂。
月骨周圍脱位多為背向脱位,而且常併發腕骨或橈、尺骨遠端骨折,如舟骨骨折、頭狀骨骨折等。併發舟骨骨折者,稱經舟骨月骨周圍骨折脱位或經舟骨月骨周圍脱位,以此來標明其損傷範圍與單純的月骨周圍脱位有所不同。如果為多發骨折,可將受累骨名稱依次排列,如併發舟骨和頭狀骨骨折的月骨周圍脱位,稱經舟骨經頭骨月骨周圍骨折-脱位。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檢查

1.月骨周圍脱位
X線正位片可見腕骨弧線中斷,頭狀骨與月骨、橈骨與舟骨投影重疊加重,腕中關節間隙消失,舟月骨間關節間隙變寬,月骨周圍腕骨及橈、尺骨遠端可有骨折。
2.月骨脱位
X線正位片可見月骨輪廓由梯形變為三角形,周圍關節間隙不平行或寬窄不等。側位見月骨掌側脱位。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診斷

明顯外傷史,傷後腕部腫脹,疼痛、畸形,X線及CT檢查可協助診斷。
月骨周圍脱位與月骨脱位X線片影像雖然顯著,但漏診率至今仍居高不下。恐怕與X線側位片骨影相互重疊、單一腕骨輪廓難於分辨有關。診斷困難者,可做CT檢查。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併發症

可併發正中神經傷和屈指肌腱斷裂。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治療

脱位一旦確診應儘早手法復位,可在臂叢神經麻醉下施行。
1.月骨脱位
腕呈背伸位,術者握患手手指及腕部加以牽引,加大頭狀骨與橈骨間隙,用拇指推月骨的凹面使其復位,並漸屈曲腕關節。X線透視或拍片證實復位後用石膏固定於腕屈曲位1周,再改中立位固定2周,之後進行功能鍛鍊。
2.手法復位
不奏效或陳舊性脱位復位困難者,可行切開復位。陳舊性脱位月骨發生缺血性壞死者可行月骨切除,將掌長肌腱自肌腹交界處切斷,保留與掌腱膜連接部為蒂,將肌腱製成團塊狀,填充於摘除月骨空腔內,保持其他腕骨間的關係,術後固定2~3周。
3.月骨周圍脱位及經舟骨月骨周圍脱位
剛剛脱位復位不困難,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背伸位牽引,用拇指向掌、向下推脱位的腕骨即可復位,屈曲位固定同月骨脱位。經舟骨、月骨周圍脱位者,復位固定3周後再按舟骨骨折處理。
4.陳舊性脱位
2~3周以內者可試行手法復位,時間更長或復位不奏效者,可行切開復位腕關節融合或近排腕骨切除術。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預後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圍脱位,月骨復位並不難,但其後期常發生月骨缺血性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