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月船3號

鎖定
月船3號(英文:Chandrayaan-3 [10]  ),是印度第三次登月任務探測器,也是該國第二次嘗試登陸月球表面。它的前身 Chandrayaan-2 (月船2號)於 2019年9月嘗試降落在塵土飛揚的表面,不幸當場墜毀。 [5]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4日下午,印度發射“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 [7]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3日18:04分許(北京時間20:34分許),“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着陸在月球表面。 [23]  這使得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成功着陸月球的國家,也是首個在月球南極附近登陸的國家。 [34]  2023年8月29日,印度ISRO正式公佈了月船三號月球車“智慧號”拍攝到的月表圖像。 [26]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5日,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的推進模塊在完成月球任務後已返回地球軌道。 [33] 
中文名
月船3號
外文名
Chandrayaan-3
類    型
探月任務
國    家
印度
建設耗資
約7500萬美元
發射時間
印度標準時間2023年7月14日14時35分 [31] 

月船3號研製歷程

月船3號歷史背景

印度一直將發展航天技術作為提升國際地位和加快科技發展的重要手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就將空間發展計劃列入國家重點發展領域,不惜傾注巨資打造“大國形象”。
1999年,印度科學院第一次提出了月球探測的設想。經過論證,2003年,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月船”1任務。“月船”1於2008年10月22日發射,11月12日進入高度100km的繞月圓軌道。由於對距離月面100km高度的熱環境估計不足,“月船”1探測器過熱進而導致星敏感器失效,最終於2009年8月29日與地面失去聯絡。“月船”1在軌工作312天,繞月運行超過3400圈,在此期間利用地形測繪相機等各類遙感載荷對月面進行了詳細勘察。2019年7月22日,“月船”2發射,探測器於9月1日進入119km×127km的月球軌道。9月7日,“月船”2着陸器在進行月面軟着陸過程中因軟件故障導致其發生姿態翻轉(見圖1),最終墜毀於月球南緯70.881°、東經22.784°處,落月任務失敗。 [31] 

月船3號研發進程

“月船”3探測器 “月船”3探測器 [31]
月船3號是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務,也是印度第二次嘗試將探測器送上月球。儘管“月船2號”的着陸器和月球車撞毀了,但軌道器仍在工作,印度決定讓“月船2號”任務發射的軌道器用於“月船3號”任務,作為“月船3號”着陸器和月球車的通信中繼。 [1] 
2020年1月,印度政府批准了“月船3號”任務,最初定於2021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和技術問題,ISRO已經多次推遲發射日程。2021年7月,印度政府宣佈將“月船3號”發射推遲到2022年第三季度。2022年10月,ISRO又將發射時間推遲到了2023年6月。 [4] 
2023年2月,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位官員表示,印度將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發射“月船3號”,再次嘗試向月球運送着陸器和月球車。 [2] 
按照印度方面的説法,“月船3號”的發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他們將使用印度第三代地球同步衞星運載火箭,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將其發射至太空。 [2] 
2023年5月21日,印度報業托拉斯 (PTI) 通訊社最新消息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ISRO) 下屬太空部一名高級官員最新表示;印度月船三號(梵語:चंद्रयान-३)發射任務定於7月的第二週(即7月9日到7月15日)進行。 [3]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2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主席索馬納特宣佈,印度計劃在7月12日至19日之間擇機發射“月船3號”探測器。該任務的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的軟着陸,釋放月球車以及開展科學研究。索馬納特表示,“月船3號”探測器已經運抵斯里赫裏戈達島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探測器和LVM-3運載火箭的裝配工作預計將在6月底結束。 [4] 
等待發射 等待發射 [6]
2023年7月9日消息,印度航天局(ISRO)計劃於北京時間 7 月 14 日 17 點 05 分發射 Chandrayaan-3 任務,這是該機構上次任務失利後,時隔 4 年再次挑戰登月任務。它的前身 Chandrayaan-2 於 2019 年 9 月嘗試降落在塵土飛揚的表面,不幸當場墜毀。 [5] 
2023年7月13日(當地時間),印度安得拉邦,搭載“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的火箭等待發射,再次挑戰受控落月。 [6] 
2023年7月14日下午(當地時間),印度發射“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這是印度發射的第三個月球探測器。此前,印度“月船3號”探測任務幾經推遲,該任務將嘗試着陸器和月球車送往月球南極 [8] 

月船3號發射升空

“月船3號”發射成功 “月船3號”發射成功 [9]
2023年7月14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印度計劃於當地時間7月14日14:35(北京時間17:05),將搭載軌道器、着陸器和漫遊車的“月船3號”,從印度安得拉邦斯里哈里科塔(Sriharikota)航天中心升空,着陸器將於8月23日至24日抵達月球。 [6] 
當地時間2023年8月1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該國的月球探測器“月船三號”已完成繞地旋轉,併成功進行了向月球變軌機動,已進入近月軌道。“月船三號”號探測器的液體發動機計劃在8月5日再次啓動,將其送入月球軌道。隨後,將進行四次變軌機動,將探測器送入距離月球表面約100公里的最終軌道。 [11] 
2023年8月5日,印度發射的“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已進入月球軌道 [12] 
2023年8月7日,印度公佈了由“月船3號”探測器傳回的首批月球照片。 [14] 
2023年8月7日消息,印度月船三號已經完成首次近月點降軌,成功降至近月點170公里x 遠月點4313公里。 [17] 
2023年8月21日,在嘗試着陸月球之前,印度“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與“月船2號”軌道器建立了通信連接。 [19] 
“月船”3任務飛行過程示意圖 “月船”3任務飛行過程示意圖 [31]

月船3號成功着陸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3日18:04分許(北京時間20:34分許),“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着陸在月球表面。 [15]  [20-22]  “月船3號”是印度第三次發起探測器登月項目。項目的成功意味着印度成為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在月球表面實現着陸的國家。 [24]  [35]  印度月球探測器“月船3號”在月球南極附近地區着陸,印度由此成為首個在月球南極附近着陸的國家。 [25]  着陸點位於月球Manzinus C隕石坑附近的南緯69.373°、東經32.319°,其着陸點已被命名為Shiv Shakti Point。26公斤重的小型月球車在“月船3號”着陸後的幾個小時內就從着陸器上行駛到月球上。 [35] 
月球車從着陸器上釋放過程示意圖 月球車從着陸器上釋放過程示意圖 [31]
2023年8月29日,印度ISRO正式公佈了月船三號月球車“智慧號”拍攝到的月表圖像。 [26] 
印度標準時間2023年8月30日11時,月球車拍攝到的着陸器 印度標準時間2023年8月30日11時,月球車拍攝到的着陸器 [35]

月船3號探索發現

2023年8月29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月船3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附近的月球表面檢測到硫元素。 [27] 
2023年8月30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説,印度月球探測器“月船3號”攜帶的探月車在月球南極附近表面發現硫等多種物質。 [28]  探月車“普拉吉安”裝備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經探測“清晰確認”這一發現。探月車還探測到其他多種物質,包括鋁、鐵、鈣、鉻、鈦、錳、氧和硅,接下來將探測月球南極是否存在“水冰 [29]  。9月2日消息, 印度月船3號攜帶的月球車已在月錶行駛65~70米,與探測器一起收集科研數據 [30] 

月船3號跳躍測試

2023年9月4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還宣佈着陸器再次在月球軟着陸。乾重626公斤的着陸器在月球上完成了一次跳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稱,着陸器點燃發動機,上升了約40釐米,並在距離起點30-40釐米的地方安全着陸,並稱這次試驗“激發了未來樣本返回和人類任務的熱情”。據SpaceNews報道,這次跳躍測試類似於1967年美國“勘測者6號”任務的跳躍,彼時標誌着航天器第一次從另一個行星體發射升空。 [35] 

月船3號月面休眠

2023年9月2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月球車已累計行駛超100米。印度“月船3號”任務的着陸器Vikram和月球車Pragyan將在月夜開始前進入休眠狀態。 [35]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9月4日表示,着陸器於印度標準時間9月4日8時左右休眠。着陸器的有效載荷已關閉,但接收器仍然打開。一旦沒有太陽能,電池耗盡,着陸器就會休眠。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希望9月22日左右日出後,着陸器和月球車可以重新啓動。 [35] 

月船3號着陸器失聯

2023年9月22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嘗試喚醒“月船”3,試圖與着陸器和月球車建立通信,但尚未收到信號。 [31] 

月船3號推進模塊返回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5日報道,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的推進模塊在完成月球任務後已返回地球軌道。 [32] 

月船3號系統組成

月船3號設計參數

“月船”3技術參數表
參數
指標
任務週期
1個月晝
初步着陸點
月球表面南緯69.367621°、東經32.348126°
質量
推進模塊:2148kg
着陸器模塊:1752kg(包括26kg月球車)
總質量:3900kg
電能
推進模塊:758W
着陸器模塊:738W
月球車:50W
通信
推進模塊:與印度深空網(IDSN)通信
着陸器模塊:與IDSN和月球車通信
月球車:只與着陸器通信
“月船”2軌道器也用於應急通信
着陸器傳感器
激光慣性參考和加速度計組合 (LIRAP)、Ka頻段高度計(KaRA)、着陸器位置檢測相機 (LPDC)、着陸器危險檢測和規避相機(LHDAC)、激光高度計(LASA)、激光多普勒速度計 (LDV)、着陸器水平速度相機(LHVC)、微型星敏感器、傾角儀和觸地傳感器
着陸器執行器
反作用輪
着陸器推進系統
雙推進劑推進系統(甲基肼/四氧化二氮,4台800N節流發動機和8台58N發動機,可節流發動機控制電子設備
着陸器機構
着陸器腿,月球車滑道(主要和次要),月球車,ILSA、RAMBHA-LP和ChaSTE載荷,臍帶連接器保護機制,X頻段天線
軟着陸速度
垂直速度:≤2m/s
水平速度:≤0.5m/s
坡度:≤ 12° [31] 
[16] 

月船3號着陸器

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開發的“月船三號”探測器包含一個名為“維克拉姆”(在梵語中意為“勇氣”)的着陸器和一輛名為“普拉吉安”(在梵語中意為“智慧”)的月球車,月球車將探索月球表面。 [13] 
“月船”3月球車各部件示意圖 “月船”3月球車各部件示意圖 [31]

月船3號任務載荷

Chandrayaan-3 任務包括一個推進模塊,一個着陸器和一個漫遊車。其主要目標是展示登陸月球和漫遊月球表面進行探索的能力,以幫助開發行星際任務的新技術。
“月船”3着陸器各部件示意圖 “月船”3着陸器各部件示意圖 [31]
推進模塊將把着陸器和漫遊車帶到月球軌道,着陸器和漫遊車將試圖降落在月球上,攜帶六台科學儀器從月球表面收集數據。推進模塊是一個箱形結構,一側安裝一個大型太陽能電池板,頂部安裝一個大圓柱體,將保持在軌道上並充當通信中繼衞星。着陸器配備了用於部署的坡道,將把漫遊車帶到月球表面。
“月船”3推進模塊各部件示意圖 “月船”3推進模塊各部件示意圖 [31]
Chandrayaan-3 任務只持續半天“月球日”,大約相當於 14 個地球日。 [5] 

月船3號數據公佈

2023年8月21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通過官推發佈了“月船三號”上的 LHDAC 相機(着陸器危險探測與規避相機)拍攝的月球表面圖像。“月船三號”上的相機拍攝了月球的遠端區域(也稱月球暗面)的表面,圖中標記出了海因環形山(以德國天文科學家弗里德里希・海因的名字命名)、博斯環形山(以美國天文學家劉易斯・博斯的名字命名)、別利科維奇環形山洪堡海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