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

鎖定
《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是一本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華 [1] 
本書所考察的對象,是現代新儒家之一的哲學家、哲學史家、翻譯家賀麟;而所考察的重點,則是賀麟的文化思想。 [2] 
中文名
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
作    者
彭華
出版時間
2022年8月1日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頁    數
284 頁
ISBN
9787573203854
定    價
48 元
裝    幀
平裝

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內容簡介

作者在認真研讀賀麟的著作和譯著、同時廣泛參閲與賀麟有關的研究著作與各類文章的基礎上,精心著成本書。本書所考察的對象,是現代新儒家之一的哲學家、哲學史家、翻譯家賀麟(1902-1992);而所考察的重點,則是賀麟的文化思想。全書涉及賀麟的生平與學行、賀麟與陳寅恪的“同情理解”説、賀麟論文化、賀麟與西學、賀麟與儒學(“新心學”)、賀麟與蜀學等諸多層面,深入淺出地把握了賀麟學説的面貌、核心及其影響;書末附有“賀麟學行年表”,頗便讀者查考。本書的出版,對賀麟研究、近現代儒學史研究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都具有一定價值。 [2-3] 

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生平與學行:歷史與啓示
一、刻苦求學:國內與國外
二、勤奮治學:研究與建構
三、艱難抉擇:唯心與唯物
第二章 賀麟論文化:層面與關係
一、人與文化(心物)
二、歷史與文化(古今)
三、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中西)
四、文化的體與用(體用)
第三章 同情的理解:以陳寅恪、賀麟為考察中心
一、現象掃描
二、淵源探索
(一)從“古今”角度考察
(二)從“中西”角度考察
三、理解如何可能
(一)理解的前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二)理解的中介:史料擴充,詩史互證
(三)理解的實現:設身處地,論世知人
第四章 賀麟與西學:譯介與研究
一、翻譯是否可能
二、何以需要翻譯
三、如何進行翻譯
(一)翻譯對象:精審選擇原書,翻譯與研究並重
(二)譯文標準:“信達雅”與“藝術工力”
(三)術語譯名:因襲與自創
(四)譯品定位:國內與國際
四、翻譯作品掃描
(一)譯著概述
(二)部分評價
第五章 賀麟與儒學:新心學
一、新心學的本體論:“心即理”的唯心論
二、新心學的方法論:直覺與理智
三、新心學的認識論:“自然的知行合一觀”
四、儒家思想的新開展:三條途徑
五、赫然名家的新心學:三個特色
第六章 賀麟與蜀學:滋養與反哺
一、與蜀人的交往與影響
二、對蜀學的論述與體現
三、蜀學未來發展之臆想
第七章 新文化建設:思考與建議
一、培養新式儒者,養成儒者氣象
二、新文化的建設:三個價值方向
結語
附錄
一、賀麟學行年表
二、研究論著目錄
三、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5] 

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作者簡介

彭華(1969-),字印川,四川丹稜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理事,成都賀麟教育基金會特約研究員。主要從事先秦秦漢史、近現代學術史以及中國儒學、巴蜀文化研究。發表學術文章160餘篇;出版著作12部,參編著作5部,主編著作3部。著有《燕國八百年》、《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民國巴蜀學術研究》、《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印川集:蜀學散論》等,編有《王國維儒學論集》,參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