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溪寺

(雲南省昆明市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曹溪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西北,始建於宋朝,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仿古重建。 [1] 
曹溪寺坐西朝東,建築採取傳統式寺廟佈局,依山面水,步步台階,層層往上,對稱排列。沿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韋馱殿、大殿、後殿,兩側有鐘樓、鼓樓、禪房、客堂等。大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12.3米,進深五間,11米,屬抬梁式結構。 [1] 
2006年5月25日,曹溪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曹溪寺
地理位置
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西北
所處時代
宋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 8:30-18:00
編    號
6-0742-3-44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曹溪寺歷史沿革

曹溪寺始建於宋朝。
曹溪寺此後屢毀屢建,清同治八年(1869年)又毀於兵燹。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仿古重建。 [1] 
曹溪寺 曹溪寺

曹溪寺建築格局

曹溪寺 曹溪寺
曹溪寺坐西朝東,建築採取傳統式寺廟佈局,依山面水,步步台階,層層往上,對稱排列。沿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韋馱殿、大殿、後殿,兩側有鐘樓、鼓樓、禪房、客堂等。大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12.3米,進深五間,11米,屬抬梁式結構。斗拱雄渾,粗大疏朗,有宋代遺風。外檐上下均施十字拱,裏轉下檐為五鋪作重拱計心造,上檐六鋪作三抄計心。殿內徹上明造。寺內文物有南宋木雕南海三聖像(觀音、文殊、普賢菩薩)、明代脱紗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菩薩)、清代銅鑄大黑天和銅鑄南海三聖像。另有明末狀元楊慎(升庵)、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雲貴總督範承勳以及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碑,皆文辭清麗,書法高逸,為碑中上品。 [1] 

曹溪寺文物遺存

曹溪寺 曹溪寺
曹溪寺後殿璧上有嘉靖十二年(1533年)的“三絕碑”。碑題為《重修曹溪寺記》,是滇狀元楊慎撰文,由蕭桃收集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邕(北海)的行書字湊齊全文鐫刻而成,刻工刀法遒勁。後人把此文章、書法、刻工俱佳的石碑,譽為“三絕碑”。寺內還有元代紅梅和元代植,明末遭兵伐,清初樹根重發新芽長成的優縣花樹。寺北還有金蟾聖泉,也稱三潮聖水。此外,寺內還有明、清時期的碑刻多方,其中有明崇禎皇帝親筆草書“松風水月”大字碑等文物。 [2] 

曹溪寺歷史文化

般説來,多數佛寺裏,在彌勒塑像背面都是韋馱的塑像,但在曹溪寺的彌勒佛像背面卻是觀音像。為什麼會出現這些錯位?據説是由於原來供奉觀音的六角亭漏雨,為了保護泥塑觀音,就屈尊將它移到供奉韋馱的位置上,和銅鑄韋馱對調了位置。另有一説,因曹溪寺的韋馱塑像是銅鑄就的,比泥塑觀音值錢,和尚們擔心銅鑄韋馱被賊偷走,就將它供奉到裏面的六角亭裏,而把泥塑觀音擺到了外面的天王殿裏了。過了天王殿往上便是二進庭院。要上到二進院可沿左右兩條走道拾級而上,在這兩條走 道旁,依牆各塑有十二尊佛像,加上原六角亭裏的千手千眼觀音合稱二十五圓通。“圓”是覺行圓滿,“通”是通徹悟道。這裏的二十五圓通都是覺行圓滿,大徹大悟的菩薩羅漢,他們覺行之圓滿,悟道之透徹,非凡人所能達到。 [3] 

曹溪寺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曹溪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曹溪寺旅遊信息

曹溪寺地址

曹溪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西北。

曹溪寺交通

乘車前往曹溪寺:從昆明市中心的昆明公交第五公司大院內,小西門公交車場乘坐18路車至終點站。
自駕前往曹溪寺:沿昆明繞城(G56-X)到温泉出口駛出,或沿杭瑞高速(G56)到安寧出口駛出,1小時可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