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明求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鎖定
曹明求,湖南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於藝術領域取得諸多成績。其中在中國美術館等國內外美術館舉辦十多次個人畫展,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及個人收藏數百件作品,出版有《中國當代美術家畫集·曹明求》、《多元體系與當代中國畫研究》等多本作品集。 [2-3] 
中文名
曹明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南省
職    業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目錄

曹明求簡介

曹明求
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出 版
2008年 《多元體系與當代中國畫研究》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5年 《中國當代美術家畫集·曹明求》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1年 《曹明求畫集》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6年 《曹明求畫集》 嶺南美術出版社
收 藏
中國美術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中國駐漢堡總領事館、中國駐丹麥大使館、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深圳市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單位收藏有曹明求先生
不同時期的國畫、油畫、陶瓷等藝術作品。
展 覽
2010年 7 月 美國明尼蘇達州繪畫藝術五人聯展
2009年 9 月 《花之魂》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07年 2 月 泰王國國家美術館“紅·白·藍”曹明求藝術展
2006年12月 中國美術館“紅·黑·藍”曹明求藝術展 [2] 
2005年11月 湖南省美術館曹明求畫展
2005年10月 河北美術館曹明求畫展
2005年 9 月 洛陽美術館曹明求畫展
2004年10月 《春天的故事》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2004年 8 月 《花鳥》入選鄧小平誕辰100週年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3年 6 月 《蕾》入選第十七屆全國新人新作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2年 9 月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曹明求畫展
2002年 3 月 中國美術館曹明求畫展
1998年 5 月 深圳博物館雙人展(郭紹綱、曹明求)
1995年 8 月 作品《嬌容千疊誰托起》獲湖南省首屆中國畫大賽金獎
1994年 9 月 作品《暈》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2年 3 月 深圳博物館曹明求畫展
發 表
《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文藝報》、
《美術報》、《美術》、《大公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北京晚報》、
《新民晚報》、《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羊城晚報》、
《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當代藝術報》等
更多詳細信息請搜索:國畫牡丹-曹明求

曹明求名家評論

幾雨幾晴
做得這些春
十分顏色十分紅
須知真豔原無豔
色相多從空裏生
丹青總幻身
千載沉香
絕調寫風神
花瓣花枝墨暈成
若教解語應傾國
名花惱客魂
清露皋蘭
月白江水寒
韻友輕解舊霓裳
湘女久無塵土夢
靈根出殼帶雲嵐
身境兩相忘
——王魯湘 集句
2006年中國美術館曹明求“紅、黑、藍”藝術展前言
王魯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鳳凰衞視高級策劃、主持人)
……曹明求是個非常優秀的藝術家。他的不安分和他那種湖南人鍥而不捨的精神,構成了他作品的內涵。從藝術語言和手法講,他的作品有明顯特點,就是語言手法的錯位應用,他畫的是水墨畫,中國畫,但應用了各種繪畫元素,應用了其他門類的手法。他有個明顯特點:他的東方化、民間化情結深。他對中國民間文化下了很大功夫。
梁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博士生導師)
曹明求自幼酷愛畫藝,尤鐘意於牡丹。後入廣州美術學院深造,得名師指導,更精研古代巨匠傳統,融會貫通,奠定了堅實的繪畫基礎。
他能作重彩勾勒,有宋人的縝密;能作潑墨寫意,得近代大家的啓迪;而色彩的多變又借鑑了西方油畫、水彩的經驗,故他的創新能得心應手而又有所依憑。
古人稱牡丹為“國色天香”。但牡丹入畫易豔而不易雅。曹明求的創造性在於他不僅表現了牡丹的莊重富麗,更追求格調的清新,意趣的高雅。根據不同的境界——風中、雨中、霧裏、月下,而運用不同的技巧,從而抒寫出情感濃郁詩的韻致。
遲軻(廣州美術學院美學系系主任、教授、廣東省美學學會會長)
……曹明求藝術世界裏湧動的是現代人的情感、音樂的律動、詩的意境。博大、精深、淡雅、朦朧,一股南北交融、中西合流的春風撲面而來!少了兩宋花鳥畫的滄桑,沒有了明、清的刻板;自由、奔放、清新……像一杯甘甜的美酒,悠長、清香、淡雅又令人回味無窮。
黃耿辛(北京《世紀收藏》雜誌主編)
曹明求的牡丹,是將某一題材畫到極致的又一例證。在中國現當代畫壇上,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都是如此。聆聽着曹明求牡丹世界所散發的山水清音,想象牡丹縱向的發芽、長葉、開花、凋謝的生命軌跡,橫向的日月山河、風霜的承接和感受,我們的生命無疑會在驚喜中獲得昇華,在快樂中獲得頓悟。我想,這就是曹明求牡丹畫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聶雄前(《深圳女報》總編、教授)
首先祝賀曹明求藝術展舉行。我曾經看曹明求作品照片的時候,覺得他的作品很有視覺感,很新鮮,今天看畫展這種視覺感更強烈了。他的畫大氣、奔放、熱烈。先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想。一是曹明求先生是一位全才。他的作品有中國畫、油畫,中國畫又有工筆、寫意,除跨畫種之外,他還跨行業、跨領域,這在中國美術史上是少有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將每個種類都處理得相當到位、非常專業。二是他的畫大氣。他的畫充滿了陽剛之氣,同時還有文氣。三是他的作品很精到。不管是中國畫、油畫,還是藝術陶瓷,每一樣都精到,我仔細看過他的畫,畫的邊邊角角,從起筆到收筆都很認真,油畫在渲染時染了很多層,每一層都精益求精,反映出他嚴肅的創作態度。四是他的畫有很高的文化品位。紅、黑、藍是中國畫的三種基本色調,他用現代人的眼光和情趣將這三種顏色的文化內涵發掘了出來。
劉士忠(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著名美術理論家)
我驚歎地認識了這位來自中國的現代美術名家曹明求先生,他所繪製的傳統與現代的花卉畫激發了人們對生命的感受,藴含着人們美的夢想。
他像似把自已靈魂注入了水墨畫中,在其中表述了人生的真諦,我榮幸地看到了人的靈魂在畫中盪漾,希望這樣的作品繪製成壁畫。
邁蓮·漢諾(法國畫家)
……他的工筆畫追求清秀淡雅,着色素淨,細化靜美;他的寫意風格,着意於紅與黑、潤與焦、圓與方、柔與剛的對比。一反前人牡丹畫那種雍容華貴、嫵媚嬌滴的傳統畫風,而注入一種極高尚的思想,賦予牡丹一種新的精神。
鍾增亞(原湖南省畫院院長)
我是第二次看曹明求的畫展,這次在中國美術館展廳內六聯通景屏的牡丹給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樣畫的工筆牡丹畫,國內很少有達到這樣一個氣勢的。曹明求畫的牡丹格調高,工筆畫達到這樣的一種氣勢,這樣莊嚴肅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孫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著名美術理論家)
這幅畫的主要意義不在功夫而在藝術,在萬象歸一的嚴謹結構。
結構疲軟是形象複雜的大型中國花鳥畫的流行病,這幅畫以超常規模和超常複雜向這種流行病進行了挑戰。作品看似寫境,實為造境,畫家將豐富的空間層次統一在主景和襯景兩大層次之中,兩大層次在平面結構上進行了精心的佈陣列勢,又在平面結構中塑造出複雜的團塊結構和空間層次,如果色彩結構和動勢結構能提高一個層次,此畫乃入極品。
劉驍純(中國當代著名美術評論家、博士生導師)
辛未初春,餘生一念,欲繪一前無古範,後不知有否來者之鉅製工筆牡丹。為集素材,重上洛陽、再赴荷澤寫生。數易其稿,其間甘苦自知。
甲戌仲夏,正式勾線施彩,間中不滿已成,又三改其稿;日與筆墨為伴;夜擁丹青共眠。食不知味、寐不竟夜;殫精竭慮、物我兩忘。
丙子金秋,畫已告成,但見幾百花頭、數千枝葉,雲集一紙、無一雷同。其勢恢宏壯闊、其度曠遠幽深,真鉅製也!
屈指算來,起稿成畫,寒來暑往,兩度春秋已過。攬鏡自照,兩鬢初染霜雪,開門出見親友,相視默默無語。丹青何能?讓我鍾情於斯!
曹明求《神州濤聲》題記
……曹明求把牡丹作為主題,從紅·黑·藍三個方面表現,黑是在水墨的技法上有探索,畫的大牡丹,花、葉子都有氣勢,比較厚重;他具有開拓的心理,將工筆畫、水墨寫意畫結合後,發展到油彩畫,使作品有抽象和半抽象意味,根據牡丹花的發展來處理色彩變化,這是一個很好的探索。
孫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著名美術理論家)
……曹明求的作品,既有純正嚴謹的工筆,也有放筆直抒的寫意;時而用與墨兼容的丙稀,時而又用粘稠的油彩。他悠遊於不同的材料之間,漫步在不同畫種的邊緣地帶,他是在“此地”與“彼地”的“臨界點”上展開他的藝術主題,在墨彩與油彩之間尋找他心靈的歸宿。
賈方舟(著名美術評論家、策展人
……《大花系列》使曹明求現代構成的才能和對繪畫中音樂性的敏感得到了更加充分、更加自由的釋放。它內含悲情,但總基調卻是生命的歡樂和勝利交響樂。
劉驍純(中國當代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他在現實中遇到了理想中的美好東西,由此激發不可阻擋的激情,向自然學習。他賦予牡丹更多的意義,有文化的意義、詩的意義、哲學的意義。牡丹在他心中形成了心象,他的作品畫出了對牡丹的認識、感受和哲學意義上的牡丹。
王宏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美術理論家、博士生導師)
……曹明求在牡丹花的創作上有繼承,更有創造。他以古人“以興比人”,“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為起點,但他的“比興”,顯然具有濃厚的現代文化色彩,通過牡丹的生髮枯榮,展開現代人對宇宙的聯想和對生命的思考。他以花朵為生命的意象,在富有戲劇性的演繹中,不同生命階段和處境及至生命的高潮都表現為驚心動魄的生命片段。……就像天空中的彩霞,璀璨地橫空而過,讓黯淡的塵世獲得片刻的華麗光彩。它們的色彩如流水,如火苗,變動升騰,在生長動態之中帶來永不消逝的希望和興奮。……他以風景畫家對待雲霞明滅的長空、激浪澎湃的大海、幽深邃密的山林那樣對待那些花朵,賦予它們激情的暢想和渴念,靜觀的澄澈和覺悟。以薄塗或厚積的色彩,構成堅實的肌理和悠遠的空間,傳達情調的高亢和剋制、衝撞和平衡、激越和斂息之間的翻轉變動;形成或寫實、或抽象;或象徵、或神秘;或簡潔、或明朗、或幽暗的意向。他從牡丹花想到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人心,抓取永恆的瞬息。
水天中(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史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致明求兄
——賀《多元體系與當代中國畫研究》出版
把酒三呼大手筆 細讀更贊一豐碑
志存高遠行如鐵 攬月摘星信可期
張九桓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特命全權大使)
曹明求君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畫家,他的繪畫創作涉及面很廣,有國畫、油畫,寫實、寫意……兩年多前,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向人們展示的是中國畫作品《大花系列》,洋洋灑灑上百幅,或用工整筆法,或用兼工兼寫法,更多地用大寫意法,呈現牡丹花的各種形態和情致,以抒發他內心的感情。他的繪畫藝術富有才情,個性風格鮮明,且有強烈的現代意識。
他鐘情於繪畫,但他不願做一個“只是一般意義上的畫家”,他心目中的當代藝術家的首要條件“是應該具備自己創作的藝術觀”。看來,曹明求作畫有明確的思想指導,甚至於他選用的繪畫體裁,採用的技法、技巧,都服務於他對繪畫問題的思考。……
……我在閲讀曹明求這部書稿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作者認真、執着的研究精神,他用三年時間寫作,在此過程中八易其稿。作者的知識儲備是充足的,修養是豐富的,視野是開闊的,思維是敏捷的,觀察和分析問題是辯證的。他提出的問題有現實意義,他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對人們的認識與思考有所啓發,對問題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會起推動作用。我想,這就足以説明這部書稿的價值了。……
——摘自曹明求著《多元體系與當代中國畫研究》序言
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