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暈輪效應

(2021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暈輪效應》是2021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暈輪效應
出版時間
2021年3月1日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ISBN
9787517093480 [1] 

暈輪效應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以“暈輪效應”為核心的心理學趣味讀物。暈輪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 20 世紀 20 年代提出,是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他品質或特點,所以又被稱之為“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 :個人在敬仰、愛慕他人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誇大了的社會認知。暈輪效應在愛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顯。本書將從愛情、偶像崇拜、權威等方面闡述暈輪效應的本質及其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應如何避免“暈輪效應”。 [1] 

暈輪效應圖書目錄

第一章 桑戴克與“暈輪效應”——以偏概全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我們都是“視覺動物”
人力資源測試的發現 003
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 005
以偏概全的心理模式 007
自帶光環的心理學之神 009
第二節 無處不在的“暈輪效應”
從“壞小子”到“醫學家” 015
文學巨匠的愛情悲劇 019
阿迪達斯的華麗變身 023
第二章 庫利與“鏡中我效應”——自我認識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我們通過“鏡子”看自己
“鏡中我”的源起 027
主我、客我理論的提出 030
“鏡中我”的認知偏差 032
來自密歇根州的宅男 034
第二節 打破標籤,走出“鏡中我”
“獨家秘方”背後的奧秘 040
放大自我,打破負面評價 044
一生為錢所困的文學家 048
第三章 諾獎夥伴與“沉錨效應”——自我印象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第一印象”的騙局
假想實驗的影響 055
實驗結果的啓示 058
時光無法阻隔的友誼 060
第二節 擺脱“思維沉錨”的束縛
束縛了成功的“輪子” 064
A4創造的奇蹟 067
逆向而行終獲成功 071
第四章 阿希與“樂隊花車效應”——自我迷失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浪潮下的自我迷失
阿希的三垂線實驗 077
謝里夫的遊動實驗 080
巴倫的深入研究 081
杯中酒埋下的研究夙願 083
第二節 永遠不要放棄獨立思考
“鬱金香泡沫”的沉思 086
“茅台騎虎難下”的啓示 091
顛覆所謂的傳統 095
第五章 福勒與“巴納姆效應”——自我暗示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我們只相信願意相信的
人格測驗中的真相 101
心理學家中的“占卜大師” 105
第二節 清晰地認識自己
奧勒·布爾的輝煌人生 108
愛因斯坦清醒地認識自己 112
奧托·瓦拉赫的自我定位 116
第六章 塞利格曼與“習得性無助”——自我循環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狗籠實驗”的啓示
穿梭箱中的“挫折狗” 123
“習得性無助”實驗的擴展 124
積極心理學之父 126
第二節 錯誤歸因引發的絕望心理
錢幣見證的人生 131
自信創造輝煌人生 135
感知當下方能體驗幸福 139
第七章 鋼絲上舞動的瓦倫達——自我得失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越在意越容易失敗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47
目的顫抖理論 149
前仆後繼的研究者 150
第二節 做事要專注過程
數學天才與“龐加萊猜想” 153
“華爾街股神”與億元帝國 159
第八章 邁爾斯與“自我服務偏差”——自我歸因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我們都是自戀的孩子
個體成長中的雙刃劍 165
深入研究的發現 167
第二節 正確認識自我
“自我美化”的奧朗德 172
清楚認知,成就奇蹟 175
清楚自己的思維誤區 179
第九章 庫裏肖夫“眼中的世界”——自我認同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不一樣的世界
心中所想即眼中所見 185
蘇聯電影事業的先驅者 187
第二節 擺脱“庫裏肖夫效應”
可口可樂的秘密 191
百萬富翁的成敗人生 196
克服盲目認知的沃恩 199
霍華德·卡特的堅持 202
第十章 津巴多與“路西法效應”——外部情境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好人如何變成了惡魔
斯坦福監獄實驗 209
人性陰暗面的觸探者 215
第二節 人性的考驗
現代版“孟母三遷” 218
約里奧“浪子回頭” 221
第十一章 麻醉醫師與“安慰劑效應”——自我欺騙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醫學的真相
持續不斷地探究 229
雙盲實驗的發現 231
極具爭議的醫學家畢闕 233
第二節 相信也是一種力量
唐納姆用相信成就兒子 235
李·艾柯卡的自信人生 238
第十二章 法布爾與“毛毛蟲效應”——自我從眾的心理陷阱
第一節 盲目順從的毛毛蟲
法布爾的科學實驗 243
慣性思維的影響 244
“毛毛蟲效應”的啓示 245
“昆蟲界的荷馬”——法布爾 246
第二節 別做“轉圈的毛毛蟲”
敢於創新,成就迪士尼 248
突破思維的牆,喬布斯成就蘋果 251 [1] 

暈輪效應作者簡介

徐志晶
女,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從事多年教育學和心理學工作,熱愛生活,喜歡創作,獨立編撰書稿達50多萬字。關注成人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立足心理學知識的普及,曾主持編寫《蝴蝶效應》《帕金森定律》等多部心理學和教育學作品;組織翻譯《我並不瘋狂,只是我不是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