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能紅綠燈

鎖定
智能紅綠燈系統是一種可以緩解交通壓力、使十字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的智能交通系統,世界上已有多種智能紅綠燈系統。
智能紅綠燈的發展情況是由時下電子控制技術、數據通信傳輸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況而決定的。隨着這些技術的不斷髮展,智能紅綠燈技術會逐步更迭。 [1] 
中文名
智能紅綠燈
又    名
智能交通燈
作    用
緩解交通壓力、使十字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
代    表
SCOOT系統、SCATS系統、日本智能感應紅綠燈

智能紅綠燈國外現狀

最早的智能交通系統起源於美國,21世紀初美國即設計出了許多關於ITS的發展方案。許多年的發展之後,美國的智能交通控制率已大於85%,大大領先於世界上其他國家。
歐洲與日本限於領土面積的有限的問題,人口密度大、汽車普及率高、汽車密度大的情況導致其交通壓力甚大,因此智能紅綠燈系統亦應運而生的較早。目前,歐洲各國已計劃通過對不同國之間現有的信息系統和通信設備的繼承,融合各個國家的道路交通基礎措施,從而實現了歐洲國家的智能交通互聯。與此同時,日本也制定了一個總體規劃,以此加快日本科技現代化的腳步。
下面介紹一些國家設計的較為成熟的智能交通系統:
(1)英國綠信比、週期、相位差優化技術(SCOOT)
SCOOT系統是英國交通道路研究所於1973年開發的一種自適應控制系統。它根據每個節點的到達的方向(即,連接上的每個節點)從平衡運輸中的信號的每個週期中,與交通有關的和連續的期間控制所述結或部分考慮人行橫道道路網絡節點,通信量需求的變化。對於每一個變化,紅綠信號燈都會隨之變化。不僅如此,系統管理員還能夠根據實時的情況來調整紅綠燈配時,如為救火車、救護車提供綠燈保障。從而使交通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並且使社會更加穩定,人民生活更加舒心暢快。
(2)悉尼自適應交通控制系統(SCATS系統)
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道路運輸管理局(RTA)開發的SCATS系統採用了分級遞進的控制結構,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交通系統。它可以通過遠程計算機進行控制,可以簡單高效的應對交通擁塞的問題。和SCOOT系統一樣系統管理員還能夠根據實時的情況來調整紅綠燈配時。極大地提高了交通系統的靈活性與時效性。使紅綠燈的週期性大大削弱。
(3)日本智能感應紅綠燈
日本岡山市岡山縣於2012年研發了智能傳感器紅綠燈,開創了日本新型智能紅綠燈的先河,它可以智能化檢測車輛和行人。並且可以實時自動感應車流量和行人流通量。十字路口周圍有五個傳感器。當沒有車輛時,人行道上的信號燈會先轉為綠色,這期間即將經過的車輛將會順利通過,並且制動時間較短。系統檢測到有過路行人闖紅燈時,會用可愛的小女生的聲線進行提示“紅燈,請不要過馬路”。 [1] 

智能紅綠燈國內現狀

智能交通系統的概念引入中國的時間由於國內政策的影響,是比較晚的,20世紀80年代中葉以來,中國逐步開始把智能紅綠燈技術的提高放在了交通改變的核心地位。它將先進的電子控制技術、數據通信傳輸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以及信息技術更加有效地應用於整個運輸管理系統。自1997年以來,國際研討會北京智能交通系統會議和中歐的發展趨勢,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需要它!2001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並於201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1] 
參考資料
  • 1.    劉佳陽,李浩,楊靖澤.智能紅綠燈的發展與應用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0):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