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能服務

鎖定
智能服務是指能夠自動辨識用户的顯性和隱性需求,並且主動、高效、安全、綠色地滿足其需求的服務。
中文名
智能服務
解    釋
指能夠自動辨識用户的顯性和隱性需求,並且主動、高效、安全、綠色地滿足其需求的服務

智能服務定義

人類社會已經歷了農業化、工業化、信息化階段,正在跨越智能化時代的門檻。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方興未艾,面向個人、家庭、集團用户的各種創新應用層出不窮,代表各行業服務發展趨勢的“智能服務”因此應運而生。
智能服務實現的是一種按需和主動的智能,即通過捕捉用户的原始信息,通過後台積累的數據,構建需求結構模型,進行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分析,除了可以分析用户的習慣、喜好等顯性需求外,還可以進一步挖掘與時空、身份、工作生活狀態關聯的隱性需求,主動給用户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這裏需要的不僅僅只是傳遞和反饋數據,更需要系統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感知和主動、深入的辨識。
高安全性是智能服務的基礎,沒有安全保障的服務是沒有意義的,只有通過端到端的安全技術和法律法規實現了對用户信息的保護,才能建立用户對服務的信任,進而形成持續消費和服務升級。節能環保也是智能服務的重要特徵,在構建整套智能服務系統時,如果最大程度降低能耗、減小污染,就能極大地降低運營成本,使智能服務多、快、好、省,產生效益,一方面更廣泛地為用户提供個性化服務,另一方面也為服務的運營者帶來更高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和智慧地球等從產業角度提出的概念相比,智能服務立足於中國行業服務發展趨勢,站在用户角度,強調按需和主動特徵,更加具體和現實。中國當前正處於消費需求大力帶動服務行業的高速發展期,消費者對服務行業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服務行業從低端走向高端勢在必行,而這個產業升級要想實現,必須依靠智能服務。

智能服務階段

電子化 → 網絡化 → 信息化 → 智能服務初級階段 → 智能服務高級階段

智能服務分層結構

1.智能層:
需求解析功能集:負責持續積累服務相關的環境、屬性、狀態、行為數據,建立圍繞用户的特徵庫,挖掘服務對象的顯性和隱性需求,構建服務需求模型。
服務反應功能集:負責結合服務需求模型,發出服務指令。
2.傳送層:
負責交互層獲取的用户信息的傳輸和路由,通過有線或無線等各種網絡通道,將交互信息送達智能層的承載實體。
3.交互層:
系統和服務對象之間的接口層,藉助各種軟硬件設施,實現服務提供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雙向交互,向用户提供服務體驗,達成服務目標。

智能服務前提條件

1.基於標準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可高效使用的數據的積累
3.基於標準的數據的開放和共享
4.數據合法使用的法律準備

智能服務關鍵技術

智能服務是在集成現有多方面的信息技術及其應用基礎上,以用户需求為中心,進行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因此,智能服務的實現需要涉及到跨平台、多元化的技術支撐。
1.智能層:
* 存儲與檢索技術
* 特徵識別技術
* 行為分析技術
* 數據挖掘技術
* 商業智能技術
* 人工智能技術
* SOA相關技術
2.傳送層:
* 彈性網絡技術
* 可信網絡技術
* 深度業務感知技術
* WiFi/WiMax/3G&4G無線網絡技術
* IPv6
3.交互層:
* 視頻採集技術
* 語音採集技術
* 環境感知技術
* 位置感知技術
* 時間同步技術
* 多媒體呈現技術
* 自動化控制技術

智能服務生態系統

政 府
監管機構
用户/業主
安全保障服務商 [1] 
需求分析/諮詢服務提供商
運營服務供應商
數據交易/數據搬運服務商
系統集成服務商
硬件設備供應商
軟件平台及應用系統供應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