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才瑞

鎖定
景才瑞(1924年6月-2020年3月7日),出生在山西省臨晉縣(建國後與猗氏縣合併為臨猗縣)。著名地理學家,“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獲得者,華中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原教授,地理系創建人。 [4-6] 
1949年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地理系。1958年調入華中師範學院地理系,先後任地質地貌教研室主任、李四光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1987年擔任湖北省地理學會理事長職務,享受國務院政府專家終身特殊津貼。2016年8月,景才瑞獲得第七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出版有《人類與自然》《自然地理研究什麼》《第四紀地質學概論》《李四光全集》《湖北省志地理》等著作。
2020年3月7日,景才瑞在武漢家中逝世,享年96歲。 [1] 
中文名
景才瑞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4年6月
逝世日期
2020年3月7日
畢業院校
南京國立中央大學 [1] 
出生地
山西省臨猗縣 [1] 

景才瑞人物生平

景才瑞
景才瑞(2張)
景才瑞曾在西安力行中學、陝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學、陝西省立蒲城中學(堯山中學)、陝西省立興國中學、中正中學,蘭州國立西北師範學院、重慶國立中央大學求學。
1949年畢業於國立南京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在北平考入華北大學部史地系。結業後分配到天津南開中學任地理教員、政治教員、副教導主任。後調任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局視導員,天津教師學院教研員,天津師範學院史地系地理教研室副主任、業餘部副主任、地理專修科副主任、地理系教研室主任。
1955年選派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研究部進修班進修。
1958年調華中師範學院地理系,先後任地質地貌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華中師範大學李四光研究中心主任。
1965年借調任地質部西南第四紀冰川專業考察隊技術負責人。曾任湖北省政協委員、全國高校第四紀地質教研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兼長江分會副主任、湖北省地理學會理事長、湖北省李四光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湖北省科協委員、全國地學哲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學會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兼第四紀專業委員會主任、湖北省旅遊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編委兼華中地區主編。 [2] 
1985年,應邀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出席第一屆國際地貌學大會;1987年應邀去加拿大哈里法克斯市達荷因大學出席“晚新生界海平面變化國際學術討論會”,同年又應邀去渥太華大學出席“第12屆國際第四紀聯合會學術研討會”;1989年應邀去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出席第28屆國際地質學大會;1991年應邀去香港大學交流、訪問和講學;1992年應香港地理學會之邀去香港浸會大學出席“長江流域水患與三峽工程研討會”,發表“長江會不會成為黃河第二”學術論文,後被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長江水患與三峽工程》一書全文發表;1993年應澳門環境委員會委員黃就順先生之邀去澳門交流訪問;1997年應邀去台灣出席“21世紀科技發展與人才培育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琢玉成器千秋業——論人才培育之道”學術論文後被台灣《中外雜誌》(1998年3月號,第63卷第3期)全文發表;提交國際學術會議上的兩篇英文文章:“The Glacial Topography in the Area of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和 “Water•logging Disaster and Reduction Measures in the Lake Area in Jianghan Plain,Central China”被德國國際學術雜誌《GeoJournal》全文發表;1998年應邀去香港中文大學出席“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保護”學術論文,後被《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雜誌全文發表;2001年應邀去四川省成都市出席“青藏高原東緣環境演化與森林生態學術研討會”,並實地考察了川西貢嘎山現代冰川地貌,發表“論海洋性冰川地貌特色及其地學意義”;2002年應邀去四川省都江堰市出席“第八屆全國第四紀學術大會”,並實地考察了松潘草原的山地地貌、卧龍熊貓保護區自然環境的特點。與此同時,先後被聘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學術委員與顧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咸寧學院、襄樊學院、南陽師範學院、信陽師範學院等高等院校的兼職教授,襄樊市人民政府顧問等職。陸續在全國上百所大專院校報告李四光愛國主義思想、獻身科學的精神和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很大貢獻的光輝事蹟,被《湖北日報》等報導為“用李四光愛國主義精神啓迪學生心靈”。《華中師院》報也報道説:“思想性知識性針對性融為一體——景才瑞教授給全院學生上德育課。” [6] 

景才瑞人物逝世

2020年3月7日下午18時55分,著名地理學家、“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獲得者、華中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景才瑞在武漢家中逝世,享年96歲。 [1]  [3] 

景才瑞主要成就

景才瑞曾受到湖北省科學大會獎勵,被授予湖北省高校先進科研工作者、湖北科技精英稱號。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湖北省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景才瑞在5所中學、5所大學裏學習或工作過。長期從事地理學的教學與科研,先後出版《人類和自然》、《自然地理研究些什麼》、《黃山》、《第四紀地質學概論》、《愛國科學家李四光》、《學習李四光》、《景才瑞地學文選》、《冰川·黃土·古人類》、《地球探奇》、《蔚藍色的行星》等學術著作十部。主編《李四光全集》、《中國科技界一面旗幟李四光》畫冊、《湖北省志·地理》、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華中地區)、《李四光學術研究》、《中國地學通鑑》中之“地貌卷”等著作十多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與科學普及文章300餘篇。他多次赴美、英、加拿大等國及台、港、澳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
從1950年代開始,景才瑞就致力於第四紀地質、地貌等地質學科的研究。景才瑞的研究,豐富和完善了黃土冰期風成理論,創造性地解決了黃土地質的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在對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問題的研究上,進行了艱苦的野外調查工作,花了大量心血考察論證。廬山、黃山、天目山都留下了景才瑞的汗水和足跡,對這三地的第四紀冰川現象他了如指掌,並且在李四光過去研究的基礎上又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1965年,景才瑞借調到地質部西南第四紀冰川專業考察隊任技術負責人,撰寫的考察報告對攀枝花的建設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更為主要的是,當時西南三線建設是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形勢下進行的要爭取時間早日建成攀枝花鋼鐵基地。之後,景才瑞積極參與三峽工程建設大討論,就荊江之險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創建性建議,對江漢平原的洪災內澇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後在實施中效果顯著。
1996年景才瑞教授主編的《李四光全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發式,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李瑞環、温家寶、朱光亞等的高度讚揚。 [3] 
2011年12月,被湖北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全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 [3] 
2016年8月,在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上,景才瑞榮獲第七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2] 
此外,景才瑞還被華中師範大學評為先進老人標兵,被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科協工作金質獎章。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