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鎖定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是一本2018年03月15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 [1] 
中文名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作    者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3月15日
ISBN
9787040495324 [4]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歷史發展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研製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對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一列重要指示,提出高等教育要做好“四為服務”,即高等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總書記強調,“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總書記對高等教育最大關切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專業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制訂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就是迴應總書記的最大關切。有了標準才能加強引導、加強監管、加強問責。頒佈《國標》特別特別重要,非常非常重要,是天大的事,因此,寶生部長説:“質量為王、標準先行”。 [2]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研製歷程

2013年4月,教育部委託92個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啓動了《國標》研製工作,前後歷時四年多,先後組織了幾百場工作研討會和徵求意見會。參與《國標》研製工作的專家教授達五千多人,很多知名專家和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國標》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包括全部587個本科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 [2]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原則特點

《國標》研製過程中,緊緊把握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先進理念,遵循三大基本原則。一是突出學生中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創新形式、改革教法、強化實踐,推動本科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二是突出產出導向。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合理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條件保障度、質保有效度和結果滿意度。三是突出持續改進。強調教學工作要建立學校質量保障體系,要把常態監測與定期評估有機結合起來,及時評價、及時反饋、持續改進,推動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首次頒佈的國標有三大特點,一是既有“規矩”又有“空間”。可以把它概括為既有規定動作,又有自選動作,所謂“規定動作”就是對各專業類提出統一要求、保障基本質量。所謂 “自選動作”就是為各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留有足夠拓展空間,形象地説就是“保底不封頂”。二是既有“底線”又有“目標”。既對各專業類提出教學基本要求,也就是“兜底線、保合格”,同時又對提升質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對各專業類標準提出定性要求,同時注重量化指標,做到可比較、可核查。 [2]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主要內容

2018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針對本科高校的1049門專業基礎課和3676門專業核心課,制定了教材及參考書目的建設與選用規範,鼓勵高校選用規劃教材、精品教材等優秀教材。 [3] 
此次發佈的《國標》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儘管專業類之間各不相同,但《國標》內容形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八個方面內容:一是概述。明確該專業類內涵、學科基礎、人才培養方向等。二是適用專業範圍。明確該標準適用的專業。三是培養目標。明確該專業類的培養目標,對各高校制定相應專業培養目標提出原則要求。四是培養規格。明確該專業類專業的學制、授予學位、參考總學時或學分,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業務知識能力等人才培養基本要求。五是師資隊伍。對該專業類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教師學科專業背景和水平、教師教學發展條件等提出要求。六是教學條件。明確該專業類基本辦學條件、基本信息資源、教學經費投入,包括實驗室、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實踐基地、圖書信息資源、教材及參考書、教學經費等量化要求。七是質量保障體系。明確該專業類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等各方面要求。八是附錄。列出該專業類知識體系和核心課程體系建議,並對有關量化標準進行定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