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秋戰國青銅器

鎖定
西周青銅器後,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鑄作的又一個高潮期。可分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戰國中晚期3個階段。春秋早期青銅器形制和組合與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紋飾也沿襲西周的特點。這一階段代表器物有山東黃縣南埠出土的紀國媵器、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的虢國青銅器、湖北京山蘇家壠出土的曾國青銅器、山東煙台上夼出土的紀國青銅器、山東歷城百草溝出土的魯國媵器及湖北隨縣熊家老灣出土的曾國青銅器等。
中文名
春秋戰國青銅器
階    段
3個
隸    屬
中國古代青銅器
標    誌
蟠螭紋的流行
時    期
春秋戰國
代    表
紀國媵器虢國青銅器

目錄

春秋戰國青銅器簡介

青銅禮器 青銅禮器
三足盤 三足盤
春秋中期以後的青銅器以蟠螭紋的流行為標誌,山西侯馬所出的陶範和舊著錄中的晉公?等器物上都有細密的平面蟠螭紋。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青銅器紋飾發展成浮雕狀,繁複的鏤空花紋則達到了東周時期青銅器製作的頂峯。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鄭銅器羣,安徽壽縣蔡侯墓銅器羣,山西渾源李峪村銅器羣以及輝縣山彪鎮和琉璃閣,河南淅川、長治分水嶺,湖北隨縣擂鼓墩等地出土的銅器羣等。到了戰國中晚期,許多銅器都變成素面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代表器物有長沙、壽縣等地出土的楚器,陝縣後川出土的魏器等。

春秋戰國青銅器主要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主要特點是:
①列國器物大量出現。
西周的有銘青銅器屬周王室和王臣製作的佔大多數,諸侯國的為數甚少。到了春秋時期,王室、王臣的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這和當時王室衰微而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的形勢相吻合。
地域風格的形成。
大體上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東南方等幾處少數民族區域也各有其獨特風格。
③各地區之間逐漸交流。
例如吳越地區流行的細線雲雷紋在楚地也時有發現,而原先用於北方的帶鈎也傳播到了南方,從物質文化角度反映出東周時期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
鑄造技術的長足進步。
器物製作方面主要體現在合範法鑄造的高度發達、失蠟法的應用、模印法制範、鑲嵌工藝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處理技術等。湖北大冶縣銅綠山的礦井遺址體現了東周時代青銅冶鑄業的巨大規模,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
圖為福建建甌市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青銅短劍 圖為福建建甌市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青銅短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