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突江鰈

鎖定
星突江鰈(學名:Platichthys stellatus)是鰈科、江鰈屬的一種魚類。在亞洲沿岸體長可達540毫米,重2-4千克;在美洲可達6-9千克。頭體長橢圓形,中部最高。尾柄高略大於長。眼間隔窄嵴狀,常有骨質突起,寬不及眼徑1/2;此骨嵴止於鰓蓋部上方。口前位。有眼側上頜約達眼前半部下方。兩側鱗大部為骨質突起狀,散於頭體各處,沿背、臀鰭基各一縱行突起較大。背鰭約始於上眼瞳孔前緣上方和稍偏無眼側。臀鰭始於胸鰭基後下方附近,中央稍前鰭條最長。背、臀鰭條均不分枝。第一間脈棘突出於臀鰭前方。頭體有眼側雌魚為黑褐色,骨質突起白色,胸鰭黑褐色;腹鰭灰白;背、臀鰭大部黃色;腹鰭黃色;無眼側體淡黃或白色,骨質突起微紫。
星突江鰈為北太平洋北部近海魚類,亦進入淡水區。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為了減少被捕食,它可以改變顏色與棲息環境一致。為肉食性魚類,自然界中的食物組成包括蛇尾類、蛤、蠕蟲類、小魚和甲殼類。分佈於中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及美國太平洋沿岸。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星突江鰈
拉丁學名
Platichthys stellatus
別    名
鷹斑鰈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鰈形目
亞    目
鰈亞目
鰈科
亞    科
鰈亞科
江鰈屬
星突江鰈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1787)
保護級別
IUCN標準:無危
外文名
Starry Flounder
Emerywheel

星突江鰈形態特徵

星突江鰈
星突江鰈(7張)
體長180毫米。為體高1.8倍,為頭長2.9倍。頭長為吻長5倍,為眼徑5倍。 [1] 
在亞洲沿岸體長可達540毫米,重2-4千克;在美洲可達6-9千克。頭體長橢圓形,中部最高。尾柄高略大於長。頭背緣在上眼前上方略凹。兩眼在美國西岸俄勒岡州約50.8%位頭右側,在亞洲東北沿岸均位頭左側,上眼較下眼位略後。眼間隔窄嵴狀,常有骨質突起,寬不及眼徑1/2;此骨嵴止於鰓蓋部上方。口前位。有眼側上頜約達眼前半部下方。兩頜牙門齒狀,有眼側上頜牙16-18個,盲側22-24個;有眼側下頜牙18-22個,盲側24-25個。左右下嚥骨長為寬3.2-3.3倍,前半部已癒合,後半部叉狀;有錐狀牙數行,後緣一行牙較密較高。前鰓蓋骨後緣顯露而不遊離。 [1] 
兩側鱗大部為骨質突起狀,散於頭體各處,沿背、臀鰭基各一縱行突起較大,只在體後半部有埋入皮內的小圓鱗。側線近直線形,無顯著弧狀彎曲部,顳上枝約達第4-5背鰭條基附近。 [1] 
背鰭約始於上眼瞳孔前緣上方和稍偏無眼側,中部稍後鰭條最長,後端鰭條最短。臀鰭始於胸鰭基後下方附近,中央稍前鰭條最長。背、臀鰭條均不分枝。第一間脈棘突出於臀鰭前方。有眼側胸鰭中央6-8鰭條分枝,第3-4鰭條最長;無眼側胸鰭圓形,較短。腹鰭基短,對稱,始於胸鰭基前下方。尾鰭後端截形,中部14鰭條分枝。 [1] 
頭體有眼側雌魚為黑褐色,骨質突起白色,胸鰭黑褐色;腹鰭灰白;背、臀鰭大部黃色,邊緣白色,有4-7個條狀黑褐斑;尾鰭灰白色,亦有黑條狀斑;無眼側頭體及鰭白色,奇鰭有黑條狀斑。雄魚有眼側淡紫紅色,骨質突起淡藍白色;背、臀鰭黃色,有5-8個黑條狀斑;胸鰭與尾鰭淡紫紅色,尾鰭有黑條狀斑;腹鰭黃色;無眼側體淡黃或白色,骨質突起微紫。 [1] 

星突江鰈棲息環境

星突江鰈為北太平洋北部近海魚類,亦進入淡水區。 [1]  星突江鰈為廣鹽性,底層棲息環境多變,可自由地從一種棲息環境移動到另一種棲息環境,在岩石、砂底或礫石底以及泥質底均可見到,分佈的深度從幾米到274米。 [4] 

星突江鰈生活習性

星突江鰈習性

星突江鰈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為了減少被捕食,它可以改變顏色與棲息環境一致。雖然星突江鰈能夠利用尾巴的力量進行短的快速的游泳推進,但它們通常靠滑行在底部遊動,被背鰭和臀鰭的波浪紋推進。靠着鰭邊休息,腹部稍微的離開底部。當受到驚嚇,它們會輕擊沙或泥將身體掩藏,只剩下眼睛。星突江鰈主要是海洋和河口魚類,但它們也常常生活在沿海流,遠離鹽水域120千米。在溪流中,它們一般會在緩坡區域,容易被潮汐所影響,有沙或泥底質。在德爾塔灣星突江鰈季節性的移動進出淡水域,因為通常在夏季可見星圖江鰈,而在冬季遊向深水越冬。在德爾塔灣的星突江鰈,最重要的時期是3-6月,這時候仔稚魚和幼魚發生遷移。 [4] 

星突江鰈食性

星突江鰈為肉食性魚類,自然界中的食物組成包括蛇尾類、蛤、蠕蟲類、小魚和甲殼類。隨着生長,食性也變化非常大,主要食物變化日益增多。在變態以前主要攝食浮游生物包括藻類;小的幼魚(小於20釐米)主要攝食浮游動物撓足類、片腳類動物等(100毫米),還有從環節動物蠕蟲再到甲殼類(蟹類)、軟體動物(雙殼類)和棘皮動物類。150-200毫米的星突江鰈主要攝食貝類,主要的種為蟶類(Siliqua lucidaSiliqua patula)和殼苔蟲(Schizothaerus nuttallii),小的貝類可用嘴直接獲取,被擠壓和吞食;而大的貝類難以吞食,採取虹吸方法攝食。200-500毫米的星突江鰈攝食貝類、小螃蟹等角類動物。貝類在17-50毫米;小螃蟹主要有黃道蟹(Cancer gracilis)8-35毫米;多毛類大約30-70毫米,構成了食物的主要成分。在河口,餌料與沿岸是相似的,但是在淡水它們轉換到昆蟲幼體等。只有當全長達到350毫米時,才在胃含物中發現魚,主要有沙丁魚、沙孫鰈、太平洋副棘鮃Citharichthys sordidus)、銀鱸Shiner perch)、海Cymatogaster aggregata)、綿鰣魚和太平洋擬狼綿鰣(Lycodopsis paciicus)。 [4] 

星突江鰈分佈範圍

分佈水域為北緯33°-73°,西經105至東經127°,是一種分佈相對廣泛的鰈科魚類。北到白令海峽、楚科其海、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極沿岸,向南到北美和南加利福尼亞。中國黑龍江、綏芬河、圖們江等河內,以及日本、朝鮮沿岸均有分佈。 [4] 

星突江鰈繁殖方式

卵灰橘黃色,無油球,卵徑0.97-1.01毫米,在北海道西側石狩灣2-3月產卵,水温2-5.4℃時孵化需353小時;10.5℃時需110小時。剛孵出仔魚全長2.58-336毫米,肛門接卵黃後緣,肌節約40個。孵化8日後全長4.1-4.52毫米口張開;16日後卵黃耗盡。在加拿大沿岸於晚冬到春初產卵。 [1] 

星突江鰈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無危(LC)。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