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功臣墓

鎖定
明功臣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雨花台區境內,是明朝早期功臣的墓葬 [2] 
明功臣墓包括吳良墓、徐達墓李傑墓鄧愈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仇成墓吳禎墓等,呈拱衞狀護衞明孝陵陵寢,形成眾星捧月的陵寢佈局,設計理念獨特,為歷代帝陵中所僅有。明功臣墓為研究明代早期葬制、葬俗以及研究明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 [2] 
2006年5月25日,明功臣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孝陵 [1] 
中文名
明功臣墓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和雨花台區境內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功臣墓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傑身陷敵圍,不幸陣亡,靈柩運回南京後,葬於李傑墓 [6]  。同年,常遇春北征時,不幸病逝,靈柩運回南京後,葬於常遇春墓 [8] 
明洪武十年(1377年),鄧愈受命西征吐蕃,返歸途中,病故於安徽壽春,靈柩運回南京後,葬於鄧愈墓 [7]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吳禎病逝,葬於吳禎墓 [11]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吳良病逝,葬於吳良墓 [5]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葬於李文忠墓 [9]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仇成病逝,葬於仇成墓 [10]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文忠十八世孫李永欽在李文忠墓前立碑 [9] 
1982年,常遇春後人為其重修墓冢 [2] 
1985年,因寧溧公路拓寬需要,李傑墓四對八件神道石刻向正北方向平移47米 [6] 
1988年,修建富貴山隧道時,常遇春墓神道石刻按原狀後移20米 [8] 
1993年,因城市擴建發展需要,李傑墓神道石刻向東平移50米。
1997年,因寧溧公路拓寬需要,李傑墓神道石刻全部遷至雨花台烈士陵園 [6] 

明功臣墓建築格局

明功臣墓包括吳良墓、徐達墓李傑墓鄧愈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仇成墓吳禎墓等明朝早期功臣的墓葬,墓葬呈拱衞狀護衞明孝陵陵寢,形成眾星捧月的陵寢佈局,設計理念獨特,為歷代帝陵中所僅有 [2] 

明功臣墓主要建築

吳良墓 吳良墓
吳良墓
吳良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鐘山以北吳楨墓北,平面呈長方形,長6.78米、寬3米、高3.2米,用城磚砌築,為磚構券頂式。墓內用磚牆隔成前後兩室,中設木門。出土有保存較好的玉帶飾、玉佩、玉環以及銅灶、銅火盆等隨葬明器。另有墓誌一合,志蓋篆書,志文楷書且因腐蝕較嚴重,字跡漫漶不清。現有石龜趺一隻(碑已失)、石羊兩隻、石虎一對、石武士兩名 [2] 
徐達墓
徐達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板倉街190號,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現存有復建的石坊,額書“明中山王神道”。神道長約300米,神道兩側置石馬、石羊、石虎、武士文臣、石刻各一對。神道石碑高8.95米,寬2米,厚0.7米,下承龜趺,上為雲龍碑額,碑額篆書“御製中山王神道碑”。墓冢為徐達夫婦合葬墓,直徑約14米,高2.40米,墳前有其後裔所立石,碑,上刻“明魏國公追封中山王諡武寧徐公、夫人謝氏之墓” [2]  [3-4] 
李傑墓
李傑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台烈士陵園內,坐北朝南,現存有神道碑一通,神道石刻包括石羊、石虎、石馬、石武將各一對,分列神道兩側,神道碑通高3.94米、寬1.2米、厚0.33米 [2] 
鄧愈墓 鄧愈墓
鄧愈墓
鄧愈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鄧府山,坐西朝東,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現存神道碑一通,神道石刻包括石馬、石馬伕、石羊、石虎、文臣、武將各一對。碑額兩面浮雕四條纏繞盤龍 [2]  [7] 
常遇春墓
常遇春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白馬村,原址為草堂寺,元末毀於兵火。墓東西向,墓冢高出地面約3米,直徑約6米,為1982年重修。前立有石碑,墓前為三開間的享殿遺址,僅存石柱礎。墓前神道石刻有神道望柱一隻,石馬、石羊、翁仲、石虎各一對 [2]  [8] 
李文忠墓
李文忠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蔣王廟街6號,坐北朝南,現存有神道碑一通,石望柱、石馬(一尊未完成)、石羊、石虎、武將、文臣各一對 [2]  [9] 
仇成墓
仇成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常遇春墓北側,墓室於1965年發掘,出土部分文物。墓前石刻現存有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石武將一尊 [2]  [10] 
吳楨墓 吳楨墓
吳禎墓
吳禎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鐘山以北吳良墓南,平面呈長方形,長6.96米、寬2.87米、高2.82米,用城磚砌築,為磚構券頂式。分前後兩室,前後兩室之間沒有隔牆,中設木門。現存有石羊、石虎、石武士各一對 [2]  [11] 

明功臣墓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吳良(1323—1381年),初名國興,後賜名良,濠州定遠(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人,海國公吳禎之兄,明初名將。
吳禎(1328—1379年),初名國寶,後賜名禎,字幹臣,濠州定遠(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人,江國公吳良之弟,明初名將。
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縣(今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
李傑(1331—1369年),壽州霍丘(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人,明初開國勳貴,李淑妃之父。
鄧愈(1337—1377年),原名友德,字伯顏,泗州虹縣(今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人,明初名將 [12] 
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元濠州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將領,明初名將 [13] 
李文忠(1339—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兒,盱眙(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人,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初名將。
仇成(1324—1388年),含山(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人,明初名將。

明功臣墓文物價值

明功臣墓為研究明代早期葬制、葬俗以及研究明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 [2] 

明功臣墓文物保護

2006年5月25日,明功臣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孝陵 [1] 

明功臣墓旅遊信息

明功臣墓地理位置

明功臣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和雨花台區境內。

明功臣墓交通路線

  • 公交
吳良墓、徐達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仇成墓、吳禎墓:江蘇省南京市內乘坐6、10、11、68、70、115、118、131、313路公交車,在板倉街·崗子村站下車前往;
李傑墓、鄧愈墓:江蘇省南京市內乘坐26、304、764路公交車,在雨花台東大門站下車前往。
  • 地鐵
吳良墓、徐達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仇成墓、吳禎墓:江蘇省南京市內乘坐地鐵4號線,在崗子村站下車前往;
李傑墓、鄧愈墓:江蘇省南京市內乘坐地鐵3號線,在雨花門站下車前往。
  • 駕車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政府距離明功臣墓(吳良墓、徐達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仇成墓、吳禎墓)約4千米,駕車約12分鐘;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人民政府距離明功臣墓(李傑墓、鄧愈墓)約2千米,駕車約7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