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洋烈士故居

鎖定
施洋烈士故居,在竹山有兩處,一處在該縣麻家渡鎮楊家河桂花樹村,另一處在寶豐鎮中心集鎮上。兩處故居保存完好。位於湖北省竹山縣城西約50公里麻家渡鎮桂花村施家灣,1889年5月15日施洋烈士誕生於此地。故居為土木結構房屋三間,佔地面積117平方米。1983年12月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月8日,施洋烈士故居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施洋烈士故居
地理位置
湖北省竹山縣麻家渡鎮桂花村
所處時代
民國 [1] 
佔地面積
117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 
景點級別
省級
門票價格
免費

施洋烈士故居故居結構

故居為土木結構房屋三間,佔地面積117平方米。1983年12月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施洋烈士故居人文歷史

相關人物
施洋 施洋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湖北竹山麻家渡鎮雙桂村人。1915年,施洋就讀於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1917年畢業後,他與武漢法學界人士組織法政學會,主張律師是保障人權,伸張公理的工具。墓原在洪山西麓,1953年遷湖北武漢洪山。墓前就山勢築成寬闊磴道,層台中間立有高約20米的豐碑,正面塑“施洋烈士紀念碑”七字,背面刻烈士革命事略,碑前塑烈士半身像,其下石座正面鐫有董必武悼念烈士的詩篇。

施洋烈士故居革命時期

1920年秋,施洋在武漢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説研究會,閲讀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同時,他還深入產業工人居住區,瞭解工人疾苦,參與創辦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學校,宣傳“勞工神聖”和社會主義。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1921年底赴長沙向毛澤東學習發動農運,與毛澤東、正在長沙請湘軍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結拜為兄弟。(孔後來走向反動)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施洋領導漢陽鐵廠取得了罷工勝利後,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並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

施洋烈士故居革命運動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遊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施洋大義凜然地説:“你們殺了一個施洋,還有千百個施洋”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強信念。敵人惱羞成怒,連呼開槍。施洋高呼:“勞工萬歲”第二槍響時,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勞工萬歲”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勞動者的律師施洋英勇犧牲了,時年34歲。

施洋烈士故居文物保護

2019年1月8日,施洋烈士故居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 
2019年1月3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佈《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佈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將我省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處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予以公佈,其中位於十堰市竹山縣家渡鎮桂花樹村一組的施洋烈士故居被列為保護文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