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氏鰟鮍

(鯉科鰟鮍屬動物)

鎖定
方氏鰟鮍(學名:Rhodeus fangi)為鯉科鰟鮍屬的魚類。在中國,分佈於珠江、長江、黃河、黑龍江等水系。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江蘇。
中文名
方氏鰟鮍
拉丁學名
Rhodeus fangi (Miao,193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鯉科
鰟鮍屬
方氏鰟鮍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鯉亞目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科
鰟鮍亞科
分佈區域
珠江、長江、黃河、黑龍江等水系

方氏鰟鮍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91尾;體長26—58mm;採自廣西修仁;浙江(梅溪、奉化、寧波);上海;江蘇(江陰、太湖);湖北(武昌東湖、崇陽);山東濟南;黑龍江的松花江。
背鰭iii-8—11;臀鰭iii-8—11;胸鰭i-9—12;腹鰭i-6—7。尾鰭分枝鰭條17。側線鱗2—7;縱列鱗30—35;橫列鱗9.5—11;背鰭前鱗12—14;圍尾柄鱗14。第一鰓弓外側鰓耙7—10。下嚥齒1行,5—5。脊椎骨4+27—31(檢視8尾)。
體長為體高的2.4—3.1(常見2—8)倍,為頭長的3.4—5.0倍,為尾柄長的3.4—5.5倍,為尾柄高的6.0—8.8倍。頭長為吻長的3.1—5.8倍,為眼徑的2.5—3.2倍,為眼間距的2.0—2.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0—2.0倍。
體似紡錘形,側扁,背鰭起點處為體最高點。頭小,其長大於頭高。口端位,口裂呈弧形,口角止於鼻孔前緣,口角間距相當於口角間距中點至下頜頂端的距離。口角無須。眼側上位,其長大於吻長。眼間略隆起。鰓孔上角在眼上緣水平線之下。鰓蓋膜至鰓蓋骨前緣與峽部相聯。
背、臀鰭末根不分枝鰭條較首根分枝鰭條硬,第二根不分枝鰭條約為首根的1/2-2/3長。背鰭起點位居吻端和尾鰭基之中或略近後者,背鰭基底長短於背鰭基底末至尾鰭基距離或幾等長。臀鰭起於背鰭倒數第3—4分枝鰭條之下,臀鰭基底長度短於尾柄長或幾等長。腹鰭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腹鰭基底與背鰭起點相對或相距1-2鱗片,亦介於胸鰭基部和臀鰭起點之間。胸鰭末端超過或將及腹鰭起點。尾鰭叉形。
側線不完全。背鰭前鱗呈稜狀不超過半數。腹鰭基部腋鱗較發達。鰓耙短,僅有最長鰓絲的1/6—1/5,排列稀疏。鰾2室,前室短,後室長。其長約有前室2倍。消化管長為體長1.0-2.3倍。
固定標本的尾柄黑縱條均超過背鰭起點,一般雄魚較雌魚粗,最粗處約跨2縱列鱗片的各半片;鰓蓋上角雄魚常有一圓形小黑斑,雌魚背鰭前方常具一小黑斑。雌魚產卵管和雄魚吻端、淚骨的珠星以及雄魚臀鰭外緣黑邊均見於繁殖季節。
[1] 

方氏鰟鮍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分佈於珠江、長江、黃河、黑龍江等水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