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城之役

鎖定
方城之役,發生在前624年,是春秋中期晉國攻打楚國的戰爭。晉國和秦國剛剛打過王官之戰 [1]  ,為了救被楚國包圍的江國,晉國攻打楚國的楚方城(即楚長城),楚國從江國撤兵自保。 [2] 
參戰方
晉國 楚國
結    果
晉國勝 楚國撤兵
主要指揮官
王叔桓公和晉陽處父 楚國朱才

方城之役戰役背景

周襄王二十八年秋,前624年,楚國出軍圍攻江國。此時晉國和秦國剛剛經過王官之戰 [1]  ,晉國馬上出兵攻打楚國,以救江國。 [2] 

方城之役戰役過程

楚國的軍隊包圍江國,晉國的先僕攻打楚國去救援江國。
冬季,晉國把江國的事情報告周襄王,王叔桓公、晉國的陽處父攻打楚國以救援江國。攻打方城山關口,並看到了楚國的息公子朱從江國撤軍,來守楚方城才回國。 [3] 
方城之役,春秋中期楚、晉間之戰。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4年)秋,楚國息縣尹子朱率師圍攻江國(嬴姓,故城在今河南息縣西南),晉國大夫先僕率師伐楚以解江圍。是年冬,攻打方城山(今桐柏、大別諸山,楚統名之方城)關口,楚子採聞晉軍和王師來,遂解江圍。 [4] 

方城之役戰役結果

晉國攻打楚國的楚方城(即楚長城),楚國從江國撤軍以自保。

方城之役戰役影響

晉國千里出師,救了楚國邊的江國,江國暫時避免了被楚國吞併的危險。 [3] 
參考資料
  • 1.    《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屍而還。遂霸西戎,用孟明也。”
  • 2.    《左傳·文公三年》“楚人圍江。雨螽於宋。冬,公如晉。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晉侯盟。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
  • 3.    《左傳·文公三年》“楚師圍江。晉先僕伐楚以救江。冬,晉以江故告於周。王叔桓公、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門於方城,遇息公子朱而還。”
  • 4.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上》: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5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