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開羅

(埃及首都開羅的衞星城市)

鎖定
“新開羅”將是一個人為創造出來的首都,可能與現代的埃及格格不入,卻符合政治精英們對埃及未來的幻想。計劃中的“新開羅”將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創新中心”,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城市居民享有高質量的生活,人們在這裏可以自由呼吸,而不會因沙塵暴咳嗽不已。 [2] 
與之相比,“老開羅”是一個醜陋的城市。從機場到市區,一路上的建築物都被污染物弄得髒兮兮的。耳朵裏充斥着刺耳的汽車笛,一到冬天,尼羅河上就籠罩着一層濃霧。街道上總是塞滿了汽車,它們就像是這座城市的動脈血栓。當然,尼羅河畔會有些時尚女士穿着高跟鞋踱步,讓這個城市多少有一點可愛起來。
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城市,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一直在瘋長,已經從350萬增長到1800萬。其中1100萬人住在違章建築中,城市周圍雜草叢生的地 區不斷出現新建的住宅區。城市中心地區則越來越密集,市中心有一塊墓地,是全市最大的墓地之一,有人甚至生活在墳墓的墓室中。
中文名
新開羅
城市首都
開羅
所屬國家
埃及
城市簡介
開羅的城市擴張已經難以控制。埃及官方想在沙漠中興建一個新首都,這個想法靠譜嗎?
“全球首都”
路突然斷了。朦朧的天空下,通往埃及“新首都”的道路伸入沙漠中。頂着正午的高温,工人們快速走過一個白色的集裝箱,一台起重機的吊臂懸在空中,沙地上則留下了輪胎的痕跡。“你不能再靠近了,”薩義德·阿爾·薩巴赫指着遠處説,“從這裏往右25公里就到了。”順着他的手指望去,地平線上隆起一座沙丘。
在2015年60歲的薩巴赫,過去24年,他一直在埃及建設部當一個小公務員。他坐在一輛紅色皮卡車內,手拿地圖,説這裏最終將會建成通往“新開羅”的四車道高速公路。或許是為了證明他所説的話,地面上已經覆蓋了瀝青,顯然,夢已經開始了。車輛被禁止通行,拍照也是不允許的。
埃及政府決定在開羅東面的沙漠中建立一個新首都。“一個全球首都”,埃及建設部長2015年3月在一次會議上宣佈。來自中東和遠東的投資者都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模型,“新開羅”會包括商業區、和迪拜風格相近的摩天大樓、綠洲中的小片住宅區,還有足球場。“新開羅”佔地面積達700平方公里,並且擁有一個比倫敦希斯羅機場還要大的機場。埃及總統塞西親自上陣,招攬投資者,他最近宣佈建設工程將於2016年1月開工。
“新開羅”將是一個人為創造出來的首都,可能與現代的埃及格格不入,卻符合政治精英們對埃及未來的幻想。計劃中的“新開羅”將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創新中心”,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城市居民享有高質量的生活,人們在這裏可以自由呼吸,而不會因沙塵暴咳嗽不已。
與之相比,老開羅從機場到市區,一路上的建築物都被污染物弄得髒兮兮的。耳朵裏充斥着刺耳的汽車笛,一到冬天,尼羅河上就籠罩着一層 濃霧。街道上總是塞滿了汽車,它們就像是這座城市的動脈血栓。當然,尼羅河畔會有些時尚女士穿着高跟鞋踱步,讓這個城市多少有一點可愛起來。
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城市,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一直在瘋長,已經從350萬增長到1800萬。其中1100萬人住在違章建築中,城市周圍雜草叢生的地 區不斷出現新建的住宅區。城市中心地區則越來越密集,市中心有一塊墓地,是全市最大的墓地之一,有人甚至生活在墳墓的墓室中。 [1] 
容納500萬人的新首都
“埃及人太多了,”在開車返回開羅的路上,建設部的小公務員説,“人越多,麻煩越多。未來幾十年裏,開羅的人口可能會增長到4000萬,這就是為什麼政府要把民眾從開羅遷走的原因。計劃中,新首都將容納500萬人,埃及的所有政府部門和外國大使館都將遷往新首都。”
塞西喜歡大項目是有跡可循的。就在最近,有關開挖一條新蘇伊士運河的報道見諸媒體,但是有專家質疑計劃中的新蘇伊士運河是否能夠盈利。政府通過出售國債籌資,資金被注入一個名為“埃及萬歲”的基金會。由於埃及政治局勢不穩,經濟狀況不佳,對於塞西來説,這樣的大項目上馬,能夠提高政府的聲譽和其執政的合法性。
然而,不管“新開羅”究竟能否建成,老開羅的人口數量依然十分巨大,這或許是對建設“新開羅”的一個巨大的諷刺。 [1] 
建造衞星城市的傳統
塞西的作法並非突發奇想,而有着悠久的傳統。早在上世紀70年代,埃及政府就開始在沙漠中建造衞星城市,這些城市經常會被冠以諸如“薩達特市”或者“10月6日市”之類的名字,所謂“新開羅”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官員們似乎相信,興建新城市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超過90%的埃及人口聚集在尼羅河流域,而這片區域只是埃及國土的一小部分。官方的目標是讓四分之一的埃及人居住在尼羅河河谷以外的地區,只有不到2%的埃及人居住在尼羅河河谷外面。 因為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被用在這些項目中,就沒有多餘的錢來改造“老開羅”了。
在從新首都回到開羅的路上,新的郊區出現了一些未完工的建築工地和辦公樓,希望有一天有人入住。
“這裏所有的建築都是空的嗎?”記者問道。
“大多數是空的。”薩巴赫答道。
“為什麼?”
“大多數人買不起房子。此外,他們想住在離自己上班地點近的地方,住在開羅市內。”
“那麼,建設一個新的首都意義在哪裏?”
“這不是我的責任,你得問職位更高的人。”
“我愛我的鄰居”
也許該問問那些更底層的人。在開羅一個狹窄的衚衕裏,一個男人坐在塑料椅子上。這個衚衕所在的拉姆雷特·布拉克區是開羅市中心真正的貧民窟。這個名叫卡拉姆·艾哈邁德的男人正在抽煙喝茶,他的鐵匠鋪坐落在街對面,旁邊就是他的公寓。他祖父住在這裏,他的父親和他的兄弟也都住在這裏,他的孩子們繼續管這裏叫“家”。當被問到是否想過去沙漠中的新首都生活時,艾哈邁德回答道:“從來沒有。”
艾哈邁德説:“這裏的房子可能有點小,但是我愛我的鄰居。”
一條街以外,一個後院成了垃圾堆。由於缺乏空間,很多房屋的屋頂上都有加蓋的小屋。艾哈邁德説,這裏的鄰居已經統一意見:不把垃圾隨意扔到大街上,如果需要的話,他本人也非常願意拿起掃帚清掃大街。這時,一羣人站到了他的身後,人羣中有人呼喊:“我們要的不多,我們需要的只是良好的街道和學校。”
開羅周邊地區的非法居住區越來越多,居住在那裏的人也越來越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這個情況,所以在這些地區的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並不大。雖然生活在這些貧民窟的人都能用上水和電,但是其他公共服務,比如污水處理和垃圾回收的服務都是遠遠不夠的。不過,與其他大城市的貧民窟相比,開羅的貧民窟犯罪率很低,這是因為當地的居民會聚集到一起,自己解決一部分問題。 [1] 
“經濟復興”還是“完全失敗”?
但是,社團解決問題的努力並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相反,政府不願意看到社會團體的壯大。歷史學家哈立德·法赫米認為,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機制,新首都的建設將會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
埃及政府宣稱,“新開羅”將帶來一場“經濟復興”,主要目標是吸引外國投資者。埃及正遭受嚴重的金融危機,因為它已經耗盡了大部分外匯儲備。僅有的投資多傾向於富人,主要集中在建築等行業,而新首都的建立,第一期工程就預計要投資400億歐元。
開羅的氛圍讓人緊張,也許此時此刻,在沙漠中建造一個新首都是逃避現實的最好辦法,埃及政府需要一個更安全的城市,一個更容易控制的城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