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莊坪遺址

鎖定
新莊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銀川鄉新莊坪村新莊社周邊區域的銀川河第一台地上,面積約44.8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至商時期的古遺址。 [2] 
新莊坪遺址是一處以聚落址為主,包含有窯址、古墓葬區為一體的齊家文化大型遺址,遺址斷崖上暴露有大面積的白灰層、灰坑等文化層,其中夾雜有密集的陶片,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土了數量眾多精美的玉璋、玉璧、有領璧、三璜聯璧等玉器和銅斧、銅刀等銅器,其中許多玉器呈半加工狀態。1989年10月,甘肅省博物館對新莊坪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新莊坪遺址分佈面積大,出土文物精美,文化內涵豐富,是一處比較典型且保存較好的齊家文化遺址,為研究甘青地區齊家文化的分佈、類型、文化內涵和社會性質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2]  [4-5] 
2013年5月,新莊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新莊坪遺址
地理位置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銀川鄉新莊坪村新莊社周邊區域的銀川河第一台地上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至商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    代
7-0463-1-46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新莊坪遺址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發現新莊坪遺址。 [4] 
20世紀70、80年代,新莊坪遺址陸續出土了許多精美的玉器,如有領玉璧、玉環、玉琮、玉璜、玉璋等,這些玉器不論是玉質、還是工藝,都有其獨特性。 [2]  [5] 
新莊坪遺址 新莊坪遺址
1989年10月,甘肅省博物館對新莊坪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並在《考古》雜誌上發表了《甘肅積石山縣新莊坪齊家文化遺址調查》一文。 [2]  [5] 

新莊坪遺址遺址特點

新莊坪遺址地形圖 新莊坪遺址地形圖
新莊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銀川鄉,縣境為圓形,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北靠黃河,西連青海省。這裏分佈着許多不同性質的古文化遺址,大何莊和秦魏家兩個齊家文化遺址距新莊坪遺址約10千米。黃河支流銀川河流經新莊坪,這裏有着發育良好的黃土地,遺址東靠多多山,西至銀川河,南到新莊上隊西溝,北至尕寺根,面積較大。
地坎上暴露的白灰居住面 地坎上暴露的白灰居住面
新莊坪遺址分佈範圍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320米,面積約44.8萬平方米。屬齊家文化,雜有少量馬家窯文化遺存。遺址由聚落址、窯址和墓葬組成。馬家溝斷崖上暴露有大面積的灰層和白灰層,灰層厚約0.4~1.2米不等,內雜夾着陶片、人骨、石塊等。在崖頭和尕寺根一帶也發現大量灰層。而在廟地坎坡下發現有墓葬,但已被破壞,曾出土過人骨和陶器。在李家莊禾、後溝及多多山一帶也發現有人骨,還出土過玉璧、石環、陶器等。 [2]  [4-5] 

新莊坪遺址文物遺存

新莊坪遺址出土三耳陶罐
新莊坪遺址出土三耳陶罐(3張)
新莊坪遺址採集陶器以素陶為主,彩陶稀少,陶質精細,器形繁多,主要有雙耳罐、三耳罐、大口罐、大口瓶、三足鬲,還有形象的鳥形壺、羊形罐等。在後溝發現墓葬區,採集過玉器和石器,主要有玉鏟、玉刀、玉璧、玉環和石璧等。 [4-5] 

新莊坪遺址研究價值

新莊坪遺址分佈面積大,出土文物精美,文化內涵豐富,是一處比較典型且保存較好的齊家文化遺址,這裏出現了青銅器,從而進一步證明齊家文化已邁入了青銅時代的門坎,為研究甘青地區齊家文化的分佈、類型、文化內涵和社會性質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3-5] 

新莊坪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新莊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新莊坪遺址旅遊信息

新莊坪遺址地理位置

新莊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銀川鄉新莊坪村新莊社周邊區域的銀川河第一台地上。

新莊坪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新莊坪遺址,路程約14.3千米,用時約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