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疆第一口油井

鎖定
新疆第一口油井,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泥火山北坡,是新疆第一口油井,也是中國陸地上第二口油井。 [2] 
宣統元年(1909年),清政府從俄國購進挖油機(頓鑽鑽機)和提油機(煉油裝置),獨山子的採油方法從漫長的“撇取”“挖井”時代過渡到“鑽井”時代,新疆石油工業有了系統開採的雛形——採、煉一體化。清宣統三年(1911年),王樹楠在《新疆圖志》中記下了獨山子第一口油井出油時的一幕:“挖油機一座,運置獨山子,開掘油井,深至七八丈(20多米),井內聲如波濤,油氣蒸騰,直湧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數尺。”這是新疆近代史上,用機器打出的第一口油氣井,是新疆近代石油工業的開端,也是中國最早的工業油井之一。所產原油質量優異,在俄國巴庫化驗結果為:每百斤可提取淨油60餘斤。新疆第一口油井遺址保留高1.3米、直徑30釐米的鑽井管筒。新疆第一口油井,也是中國陸地上第二口油井,是新疆近代石油工業興起的標誌性遺址,它經歷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在它百年的開採史中,共為中國的發展奉獻了約34萬噸原油和2.16億立方米天然氣,是新疆石油工業從無到有,從舉步維艱到展翅騰飛的歷史見證。 [2-4] 
2013年5月,新疆第一口油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新疆第一口油井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泥火山北坡
所處時代
1909年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927-5-32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新疆第一口油井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新疆商務總局用瓢舀獨山子的石油,將其收歸國有。 [3]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烏蘇縣政府在城內設勸工所,創辦勸工廠,在獨山子用土法提煉石油。 [3] 
新疆第一口油井 新疆第一口油井
清宣統元年(1909年),清政府撥款30萬兩銀子,從俄國購進挖油機(頓鑽鑽機)和提油機(煉油裝置),獨山子的採油方法從漫長的“撇取”“挖井”時代過渡到“鑽井”時代,新疆石油工業有了系統開採的雛形——採、煉一體化。 [3]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獨山子背斜的第一口探井成功出油。 [3] 
1951年5月,中蘇石油股份公司在新疆第一口油井舊址上重新鑽井,獨山子油田進入第二次大規模勘探開發。 [3] 
1953年,獨山子油田產原油7.02萬噸,是年產原油最多的一年,佔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23%。 [3] 
1958年,獨山子油田鑽井工作基本結束。 [3] 
1992年,新疆第一口油井全部關閉。 [3] 
2009年9月,新疆第一口油井完成封井。 [7] 
2023年,新疆第一口油井爭取到國家文物保護資金立項。 [8] 

新疆第一口油井遺址特點

新疆第一口油井 新疆第一口油井
新疆第一口油井,即獨山子,位於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泥火山的北坡,烏蘇縣東南約20千米,東經84度,北緯44度,海拔約810米。獨山子油田為一背斜構造,東西走向,長約16千米,寬約3千米,構造閉合面積約60平方千米,背斜近軸部偏北翼被一軸向逆斷層切割,斷面南傾,傾角為60°,垂直斷距約400米。背斜兩翼不對稱,北翼陡,地層傾角為50°~90°;南翼緩,地層傾角為30°左右。背斜有東、西兩高點,相距1.5千米,東高點長0.9千米,寬0.4千米,閉合高度約150米;西高點長2.3千米,寬0.55千米,閉合高度約250米,軸部被正斷層切割。兩高點之間有一油氣水噴溢形成的泥火山,稱為獨山,油田由此而得名。
泥火山 泥火山
獨山子油田的產層主要為第三系沙灣組和塔西河組。安集海河組亦產工業油流。第三系的儲層主要為河流相的砂礫岩,多呈透鏡狀分佈。獨山子油層埋藏深度為800~1800米。油田投產初期產量較高,單井日產一般為20~30噸,最高可達98噸以上。但產量較快下降,氣油比上升,含水比上升。 [5-6] 
清宣統三年(1911年),王樹楠在《新疆圖志》中記下了獨山子第一口油井出油時的一幕:“挖油機一座,運置獨山子,開掘油井,深至七八丈(20多米),井內聲如波濤,油氣蒸騰,直湧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數尺。”這是新疆近代史上,用機器打出的第一口油氣井,是新疆近代石油工業的開端,也是中國最早的工業油井之一。所產原油質量優異,在俄國巴庫化驗結果為:每百斤可提取淨油60餘斤。 [4] 

新疆第一口油井文物遺存

鑽井管筒
鑽井管筒(2張)
新疆第一口油井遺址保留高1.3米、直徑30釐米的鑽井管筒。遺址四周建有長10.8米、寬10.9米的白色水泥柱圍欄。滲出的原油將地面侵染,呈現出油膩膩的土壤,有土黃、深棕、深褐等多種顏色。旁邊立有紀念碑,雙色花崗石貼面底座,底座上是高1.5米、寬約2米的長方形黑色花崗岩,上刻紀念性文字。 [3] 

新疆第一口油井價值意義

新疆第一口油井,也是中國陸地上第二口油井,是新疆近代石油工業興起的標誌性遺址,它經歷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在它百年的開採史中,共為中國的發展奉獻了約34萬噸原油和2.16億立方米天然氣,是新疆石油工業從無到有,從舉步維艱到展翅騰飛的歷史見證。 [2-3] 

新疆第一口油井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新疆第一口油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新疆第一口油井所獲榮譽

2000年9月,新疆第一口油井被獨山子廠區黨委、公司黨委確定為獨山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 
2019年,新疆第一口油井被國資委列為中央企業石油石化行業工業文化遺產。 [4] 
2020年12月17日,以新疆第一口油井為核心物項的獨山子煉油廠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國家工業遺產。 [4] 

新疆第一口油井旅遊信息

新疆第一口油井地理位置

新疆第一口油井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泥火山北坡。 [2] 

新疆第一口油井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新疆第一口油井,路程約4千米,用時約1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