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傣仂文

鎖定
“新傣仂文”是用於拼寫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語方言傣仂語的一種文字,故又稱“西雙版納傣文”或“新傣文”。一般意義上的傣文指的就是新傣仂文。
新傣仂文是1954年在“老傣仂文”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新文字,形體與老傣文接近,但實際差別較大,老傣仂文源於印度婆羅米文字,屬於元音附標文字,而改造後的新傣仂文取消了元音附標,將元音文字置於輔音之後,屬於線性文字,同時新傣仂文還廢除和增加了一些字母。 [1]  如未經系統學習,僅學會新傣文的人難以看懂老傣仂文,導致很多以老傣仂文記載的典籍難以被年輕人學習,傣族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層。1986年5月6日起根據西雙版納傣族人民意願,開始恢復使用老傣仂文,新、老傣仂文並行使用。2009年11月2日,西雙版納新聞網開通傣文版網站,同時使用新、老傣仂文。 [2] 
中文名
新傣仂文
外文名
Taile
別    名
西雙版納新傣文
別    名
新傣文
使用地區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狀    況
老傣仂文並行使用

目錄

新傣仂文文字淵源

公元1180年,大理國境內的傣族首領詔真率屬民南下、征服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各部族,修建王城“景隴”、組建聯盟國家“勐泐”(即“泐國”、漢譯“景隴國”);公元1262年,“勐泐”的附屬邦“勐庸”(庸地)向南擴張,修建王城“清萊”、另組聯盟國家“勐庸”(即“庸國”、漢譯“蘭納國”或“八百媳婦國”);“勐庸”(庸國)開國君主芒萊是“勐泐”(泐國)開國君主詔真的外孫,兩國關係非常密切。
公元13世紀中後期,“勐庸”與“勐泐”共同接受了南傳上座部佛教,記錄上座部佛教典籍的巴利文在“勐庸”與“勐泐”得到普及;後來,“勐庸”佛教僧侶根據當地傣語發音在巴利文的基礎上創制了一種文字,這種文字經佛教僧侶在“勐庸”與“勐泐”各地傳播,很多佛教僧侶還俗後,這種文字便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勐泐”傣族自稱“傣泐”,所以稱這種傣文是“傣泐文”,而“勐庸”傣族自稱“傣庸”,這種傣文便又是“傣庸文”;實際上,“傣泐文”和“傣庸文”為同一種文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傣族人民意願,1953年8月20日成立了傣文改進委員會,1954年在“老傣仂文”基礎上進行改進,廢除和增加了一些字母,制定了改進方案,並於1955年經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批准試行。 [3]  因新傣文是異於老傣文的新文字,如未經系統學習,僅學會新傣文的人難以看懂老傣仂文,導致很多以老傣仂文記載的典籍難以被年輕人學習,傣族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層。1986年5月6日起根據西雙版納傣族人民意願,開始恢復使用老傣仂文,新、老傣仂文並行使用。 [3] 
2009年11月2日,西雙版納新聞網開通傣文版網站,同時使用新、老傣仂文。 [2] 

新傣仂文字母符號

新傣仂文聲母

“新傣仂文”有44個聲母字母,分為高音和低音兩組。高低音隻影響音節的聲調,不影響聲母的發音。
高音組
低音組
[ʔ]
-
[ʔ]
-
[k]
[x]
[ŋ]
[k]
[x]
[ŋ]
[ʦ]
[s]
[j]
[ʦ]
[s]
[j]
[t]
[tʰ]
[n]
[t]
[tʰ]
[n]
[p]
[pʰ]
[m]
[p]
[pʰ]
[m]
[f]
[v]
[l]
[f]
[v]
[l]
[h]
[d]
[b]
[h]
[d]
[b]
[kʷ]
[xʷ]
-
[kʷ]
[xʷ]
-
-
[sʷ]
-
[sʷ]
-

新傣仂文韻母

“新傣仂文”有91個韻母。下表是聲母[k] ᦂ和各韻母的拼合形式。
[-ʔ]
-ᦰ
[aʔ]
-
[iʔ]
ᦂᦲᦰ
[eʔ]
ᦵᦂᦰ
[ɛʔ]
ᦶᦂᦰ
[uʔ]
ᦂᦳ
[oʔ]
ᦷᦂᦰ
[ɔʔ]
ᦂᦸᦰ
[ɯʔ]
ᦂᦹᦰ
[əʔ]
ᦵᦂᦲᦰ
-
[aː]
ᦂᦱ
[i]
ᦂᦲ
[e]
ᦵᦂ
[ɛ]
ᦶᦂ
[u]
ᦂᦴ
[o]
ᦷᦂ
[ɔ]
ᦂᦸ
[ɯ]
ᦂᦹ
[ə]
ᦵᦂᦲ
[-i]
-ᦲᦰ
[ai]
ᦺᦂ
[aːi]
ᦂᦻ
-
[ui]
ᦂᦼ
[oi]
ᦂᦽ
[ɔi]
ᦂᦾ
[ɯi]
ᦂᦿ
[əi]
ᦵᦂᧀ
[-u]
-ᧁ
[au]
ᦂᧁ
[aːu]
ᦂᦱᧁ
[iu]
ᦂᦲᧁ
[eu]
ᦵᦂᧁ
[ɛu]
ᦶᦂᧁ
-
[əu]
ᦵᦂᦲᧁ
[-ŋ]
-ᧂ
[aŋ]
ᦂᧂ
[aːŋ]
ᦂᦱᧂ
[iŋ]
ᦂᦲᧂ
[eŋ]
ᦵᦂᧂ
[ɛŋ]
ᦶᦂᧂ
[uŋ]
ᦂᦳᧂ
[oŋ]
ᦷᦂᧂ
[ɔŋ]
ᦂᦸᧂ
[ɯŋ]
ᦂᦹᧂ
[əŋ]
ᦵᦂᦲᧂ
[-n]
-ᧃ
[an]
ᦂᧃ
[aːn]
ᦂᦱᧃ
[in]
ᦂᦲᧃ
[en]
ᦵᦂᧃ
[ɛn]
ᦶᦂᧃ
[un]
ᦂᦳᧃ
[on]
ᦷᦂᧃ
[ɔn]
ᦂᦸᧃ
[ɯn]
ᦂᦹᧃ
[ən]
ᦵᦂᦲᧃ
[-m]
-ᧄ
[am] ᦂᧄ
[aːm]
ᦂᦱᧄ
[im]
ᦂᦲᧄ
[em]
ᦵᦂᧄ
[ɛm]
ᦶᦂᧄ
[um]
ᦂᦳᧄ
[om]
ᦷᦂᧄ
[ɔm]
ᦂᦸᧄ
[ɯm]
ᦂᦹᧄ
[əm]
ᦵᦂᦲᧄ
[-k]
-ᧅ
[ak]
ᦂᧅ
[aːk]
ᦂᦱᧅ
[ik]
ᦂᦲᧅ
[ek]
ᦵᦂᧅ
[ɛk]
ᦶᦂᧅ
[uk]
ᦂᦳᧅ
[ok]
ᦷᦂᧅ
[ɔk]
ᦂᦸᧅ
[ɯk] ᦂᦹᧅ
[ək]
ᦵᦂᦲᧅ
[-t]
-ᧆ
[at]
ᦂᧆ
[aːt]
ᦂᦱᧆ
[it]
ᦂᦲᧆ
[et]
ᦵᦂᧆ
[ɛt]
ᦶᦂᧆ
[ut]
ᦂᦳᧆ
[ot]
ᦷᦂᧆ
[ɔt]
ᦂᦸᧆ
[ɯt]
ᦂᦹᧆ
[ət]
ᦵᦂᦲᧆ
[-p]
-ᧇ
[ap]
ᦂᧇ
[aːp]
ᦂᦱᧇ
[ip]
ᦂᦲᧇ
[ep]
ᦵᦂᧇ
[ɛp]
ᦶᦂᧇ
[up]
ᦂᦳᧇ
[op]
ᦷᦂᧇ
[ɔp]
ᦂᦸᧇ
[ɯp]
ᦂᦹᧇ
[əp]
ᦵᦂᦲᧇ
  1. 韻母[aʔ]ᦂ是聲母自帶的替代韻母,無須多餘的字母表示。
  2. 第二行是基本的元音字母,和第一列韻尾字母組合構成複韻母。
  3. 第三行韻尾為[-i]的複韻母都是獨立的字母。
  4. 注意[u]列比較特殊。[e] ᦵ—、[ɛ] ᦶ—、[o] ᦷ—、[ai] ᦺ—要寫在聲母左側,其他字母寫在聲母右側。

新傣仂文聲調

“新傣仂文”有兩個聲調字母,標在音節末尾。配合上聲母的高低音組表示傣仂語的六個調值、九個調類。
調類
1
2
3
4
5
6
7
8
9
調值
˥˥55
高平
˥˩51
高降
˩˧13
低升
˩˩11
低平
˧˥35
高升
˧˧33
中平
˥˥55
高平
˧˧33
中平
˧˥35
高升
高音組
不標
-
-ᧉ
-
-ᧈ
-
不標
-
不標
低音組
-
不標
-
-ᧉ
-
-ᧈ
-
不標
-
短陰入和陽入不標調,長陰入且韻母不為/aːp/、/aːt/、/aːk/的音節標-ᧈ。排列順序是陰平1、陰去5、陰上3、陽平2、陽去6、陽上4、短陰入7、長陰入9、陽入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