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點鷂鱝

鎖定
斑點鷂鱝(學名:Aetobatus narinari)是鷂鱝科、鷂鱝屬的一種魚類。體盤寬約為體盤長的2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吻較短,弧形,前端鈍圓,向頭前下斜,突出於腹面上,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8-1/7(幼體吻較短)。眼圓形,側位,稍突起;眼徑約與噴水孔徑相等。噴水孔背位,位於眼後。口中大,平橫,口寬小於口前吻長。鰭腳粗扁,後端圓錐形。背鰭1個,小型;起點距腹鰭終點比其基底長稍小,後端比腹鰭後端前許多。尾細長,約為體盤長之4倍;尾刺1個。體光滑,背面暗褐色或赤褐色,胸鰭、腹鰭和背鰭上具白色或藍色斑點,吻上和頭上純褐色無斑點;腹面白色,胸鰭和腹鰭後緣暗褐色;尾鰭具暗褐色和淺色條紋。
斑點鷂鱝通常棲息於海灣和珊瑚礁上,偶爾進入河口棲息地。儘管斑點鷂鱝出現在大約60米深的近岸水域,但它大部分時間都在開闊水域遊動。能運用翅膀狀的胸鰭(前緣圓凸,後緣凹入,外角尖突)能自由翱翔於水中。主食軟體動物貝類,對貝類養殖危害大,亦食魚、蝦、蠕蟲等;用下頜板狀齒挖掘沙中貝類,並借鋪石狀板齒磨碎貝殼,可能借口底乳突分離貝殼與肉。尾刺有毒腺。分佈於熱帶和暖温帶的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和台灣沿海、南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斑點鷂鱝
外文名
Spotted Eagle Ray
別    名
納氏鷂鱝、鴨嘴燕魟
拉丁學名
Aetobatus narinar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鱝形目
亞    目
鱝亞目
鷂鱝科
鷂鱝屬
斑點鷂鱝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Euphrasen,1790
保護級別
(IUCN 2006年 ver 3.1)——近危(NT) [3] 

斑點鷂鱝動物學史

斑點鷂鱝最初由Euphrasen於1790年描述並命名為Raja narinari(Euphrasen 1790)。後來名稱更改為Stoasodon narinari,再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Aetobatus narinari(Euphrasen 1790年)。屬名Aetobatus源自希臘語aetos(意為“鷹”)和batis(意為“射線”)。在過去的科學文獻中提到該物種的同義詞包括Raja narinari Euphrasen 1790、Aetobatis narinari Euphrasen 1790、Stoasodon narinari Euphrasen 1790、Aetobates narinari Euphrasen 1790、Raia quinqueaculeata Quoy & Gaimard 1824、Aetomylus maculatus non Gray 1834、Myliobatus maculatus non Gray 1834、Myliobatis eeltenkee Rüppell 1837、Myliobatis macroptera McClelland 1841、Aetobatis latirostris Duméril 1861。 [2]  [4] 
斑點鷂鱝有時被認為是一個複雜的物種,而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種。 [4]  該種可能是睛斑鷂鱝(Aetobatus ocellatus)的誤鑑,可能只分佈於西大西洋海域(Ebert et al.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之魚種。 [5] 

斑點鷂鱝形態特徵

斑點鷂鱝
斑點鷂鱝(11張)
剛產仔魚體盤寬170-360毫米,成魚大型,少數體盤寬可達2米餘,重達200千克。體盤寬約為體盤長的2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裏緣圓凸;前角鈍尖,稍下彎,后角廣圓。吻較短,弧形,前端鈍圓,向頭前下斜,突出於腹面上,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8-1/7(幼體吻較短)。眼圓形,側位,稍突起;眼徑約與噴水孔徑相等;眼間隔微凸。前囟近楔形,側緣幾直形,向裏微斜。噴水孔背位,位於眼後,前部不伸達眼後半部下方。鼻孔平橫,只露出一個橢圓形入水孔;前鼻瓣連合,後緣正中深凹,兩側斜突,蓋於口隅上,前部裏側具一葉狀皮瓣,邊緣細裂,旋入於鼻腔內,能開閉出水孔;後鼻瓣前部裏側具一圓形皮膜,能開閉入水孔,後部轉入於鼻腔與鼻口溝之間。口中大,平橫,口寬小於口前吻長。齶膜圓襟形,後緣細裂,前部具顯著乳突一大羣,分作2-3橫行,前行7-8個,中間5-6個較大,兩側兩個較小;後行4個,比前行為大,端部有時分叉,兩側各2個,中行0-1個,較細小 口底在咽頭前方具乳突2橫行,後行具顯著乳突7-9個,端部有時分叉,前行具細小乳突2個齒平扁寬大,上下頜齒各1縱行;上頜齒比下頜齒為寬,齒先後平橫排列;下頜齒中部向前部突出,作連續弧形排列,第一至第二齒前端突出口外。鰓孔狹小,距離約相等,第三鰓孔寬約等於第五鰓孔間距離的1/5。
腹鰭狹長,後部伸出胸鰭裏角之後,後緣圓凸,外角和裏角圓形,裏緣分明;鰭腳粗扁,後端圓錐形。背鰭1個,小型;近長方形,前緣斜直或微凸,後緣平切,裏緣短而分明,上角廣圓,下角純尖;起點距腹鰭終點比其基底長稍小,後端比腹鰭後端前許多。尾細長,約為體盤長之4倍;尾刺1個;無側褶,上下皮褶都退化。體光滑,背面暗褐色或赤褐色,胸鰭、腹鰭和背鰭上具白色或藍色斑點,吻上和頭上純褐色無斑點;腹面白色,胸鰭和腹鰭後緣暗褐色;尾隱具暗褐色和淺色條紋。 [6] 

斑點鷂鱝棲息環境

斑點鷂鱝通常棲息於海灣和珊瑚礁上,偶爾進入河口棲息地。儘管斑點鷂鱝出現在大約60米深的近岸水域,但它大部分時間都在開闊水域遊動。 [4] 

斑點鷂鱝生活習性

斑點鷂鱝屬熱帶和暖温帶近海底棲魚類,但運用翅膀狀的胸鰭(前緣圓凸,後緣凹入,外角尖突)能自由翱翔於水中。主食軟體動物貝類,對貝類養殖危害大,亦食魚、蝦、蠕蟲等;用下頜板狀齒挖掘沙中貝類,並借鋪石狀板齒磨碎貝殼,可能借口底乳突分離貝殼與肉。尾刺有毒腺。 [6] 
在開闊水域,斑點鷂鱝經常形成大的魚羣,在水面附近遊動。在百慕大的存在證明了它可以在開闊水域中長距離遊動。該物種在被追逐時能夠完全跳出水面。它通過胸鰭的起伏在水中優雅地“飛翔”。當斑點鷂鱝被捕獲並從水中取出時,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儘管對斑點鷂鱝的生活史仍需進行大量研究,但已知該物種具有很高的位點保真度(個體經常停留或返回同一位置)。斑點鷂鱝也與它自己物種中的其他個體進行社交活動。 [4] 

斑點鷂鱝分佈範圍

斑點鷂鱝海域範圍

分佈於熱帶和暖温帶的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西大西洋中,分佈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和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百慕大以南的巴西附近的海域。在東大西洋,從毛里塔尼亞到安哥拉。在印度至西太平洋,它出現在紅海中,從南非到夏威夷,包括北至日本和南至澳大利亞海域。在東太平洋,從加利福尼亞灣以南到秘魯的皮薩羅港,包括加拉帕戈斯羣島(厄瓜多爾)海域。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和台灣沿海、南海。 [4]  [6] 
斑點鷂鱝分佈圖 斑點鷂鱝分佈圖

斑點鷂鱝國家地區

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澳大利亞州、北領地、新南威爾士州)、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貝寧、百慕大、巴西、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喀麥隆、開曼羣島、中國、哥倫比亞、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達黎加、古巴、科特迪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斐濟、法屬圭亞那、加蓬、岡比亞、加納、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牙買加、日本、約旦、肯尼亞、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威特、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提尼克島、毛里塔尼亞、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南下加利福尼亞、恰帕斯州、坎佩切州、塔巴斯科州、格雷羅州、納亞里特省、米卻肯州、瓦哈卡州、金塔納羅奧州、錫那羅亞州、索諾拉州、哈利斯科州、尤卡坦州、韋拉克魯斯州、下加利福尼亞州、科利馬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緬甸、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波多黎各、卡塔爾、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羅門羣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里南、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夏威夷州、南卡羅來納州)、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屬維爾京羣島、也門。 [3] 

斑點鷂鱝繁殖方式

交配行為通常包括1個或多個雄性對雌性的追求。這些雄性用上牙板抓住雌性的背。然後,一隻雄性抓住雌性胸鰭的邊緣,滾到雌性的腹側。然後雄性把一個釦環插入雌性。交配時間持續30-90秒。觀察到雌性在短時間內以這種方式與多達4只雄性交配。 [4] 
斑點鷂鱝是卵胎生的,意思是卵在體內發育並在母親體內孵化。從卵子中釋放出來後,胚胎由卵黃囊滋養,而不是通過胎盤與母體的連接。孕娠雌魚子宮內壁密佈絨毛狀乳突,其分泌物供胎兒營養。每窩最多有4只幼魚出生。 [4]  [6] 

斑點鷂鱝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近危(NT)。 [3] 

斑點鷂鱝主要價值

斑點鷂鱝被定置網時常可捕獲,肉質尚佳,可供食用。 [5]  也是一種受歡迎的水族館展示魚,經常在公共水族館中可以看到。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