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木

鎖定
文木,漢語詞語,讀音是wén mù,意思是樹名;可用之木﹐與散木相對;刻鏤以文彩之木。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
中文名
文木
拼    音
wén mù
注    音
ㄨㄣˊ ㄇㄨˋ
出    處
《文選·左思〈吳都賦〉》

目錄

文木解釋

1.樹名。2.可用之木﹐與"散木"相對。3.刻鏤以文彩之木。 [1] 

文木出處

《文選·左思〈吳都賦〉》:“文欀楨橿”。劉逵注:“文,文木也,材密緻無理,色黑如水牛角,曰南有之。”
明末·吳人文、震亨所編的《長物志》中,有幾卷專門對當時製作的傢俱作了精到的述評。在用料上,他將“花梨木、鐵梨木、香楠木”等稱之為“文木”,並認為用“文木”製作的傢俱可入佳品。
《莊子·人間世》:“若將比予於文木邪?”郭象注:“凡可用之木為文木。”
《西京雜記》卷六:“魯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為器,意甚玩之。”
明·陶宗儀《輟耕錄·發宋陵寢》:“乃斲文木為匱,復黃絹為囊,各署其表。”
章炳麟《國故論衡·原學》:“若有文木,不以青赤雕鏤,惟散木為施鏤。”3.刻鏤以文彩之木。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大城中天祠二十所,層台祠宇,雕石文木,茂林相蔭,清流交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