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教場鋪遺址

鎖定
教場鋪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樂平鎮教場鋪村。1973年因發現一把青銅器被髮掘,屬新石器時代、商至漢時期的文化遺址。 [1-3] 
教場鋪遺址,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城址平面呈東西略長、南北略短的圓形,城圈內東西長約230米、南北長約180米,面積近5萬平方米。 [2]  [5]  教場鋪遺址的發現對中國古代社會複雜化進程的研究、中國早期國家起源與形成以及夷夏兩大集團相互關係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5] 
2006年5月,教場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6] 
中文名
教場鋪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樂平鋪鎮教場鋪村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商至漢 [3] 
佔地面積
約 17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批准文號
6-0117-1-117

教場鋪遺址歷史沿革

1973年,教場鋪村民在金牛山取土建房時,意外發現一把青銅劍。原茌平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前往金牛山進行調查,確認其是一處以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存為主體的遺址。 [1] 
1999—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聊城市文物局組成考古發掘工作組,對教場鋪遺址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基本摸清了教場鋪龍山文化城址的年代、規模和佈局。 [1-2]  [5] 
教場鋪遺址文物保護標誌碑 教場鋪遺址文物保護標誌碑

教場鋪遺址遺址特點

教場鋪遺址 教場鋪遺址
教場鋪遺址,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城址平面呈東西略長、南北略短的圓形,城圈內東西長約230米、南北長約180米,面積近5萬平方米。遺址面積2000餘平方米。城牆平均寬度為28米,最寬處達到30米,保存下來的高度接近2米。用黃沙、黏土混合分塊夯築。夯土特徵有二:西半部10餘米用生面沙土築成,土質純淨,較鬆散;東半部為黑黃色細花夯土,土質堅硬。遺址中部有大、小兩座台基。房址多為圓形地面式單間建築,面積一般在10—15平方米。房址的門道一般朝向南或東南以便獲取最充足的陽光照射。 [2]  [5]  [7] 

教場鋪遺址文物遺存

教場鋪遺址,城內出土房址37座、陶窯7座、祭祀坑10座、奠基坑8座、墓葬4座、灰坑300多座及城牆等大量龍山文化中晚期階段的遺蹟,並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遺物,其中不乏磨光蛋殼黑陶杯、磨光黑陶三足盤等陶質禮器,且出土了帶有明顯痕跡的卜骨。 [5] 
教場鋪遺址文物發掘

教場鋪遺址歷史文化

教場鋪遺址位於歷史悠久的聊城茌平樂平鋪鎮,是黃河流域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因孟嘗君曾練兵於此,故名教場鋪。傳説中的黃帝、炎帝、蚩尤等部落逐鹿中原時曾經在這一帶活動。教場鋪遺址是一處等級、規格較高的中心性遺址,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五千年文明探源地之一。 [6] 

教場鋪遺址研究價值

教場鋪遺址發掘過程中,在浮選物中發現了小麥等種植植物遺存,這一重大發現對探討小麥傳入中原地區的時間和傳播路線提出了挑戰,説明早在4000多年前小麥已經從西亞傳入中國中原腹地,比人們原先認為的時間更早。同時,小麥的傳入推動了北方地區灌溉系統的發展,加速了文明化的進程,同時還預示着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種植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的到來。 [5] 
教場鋪遺址位於古濟水流域,是華夏和東夷族交界處,教場鋪遺址的發現對中國古代社會複雜化進程的研究、中國早期國家起源與形成以及夷夏兩大集團相互關係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5] 

教場鋪遺址保護措施

1992年,教場鋪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2006年5月25日,教場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6] 
教場鋪遺址 教場鋪遺址

教場鋪遺址旅遊信息

教場鋪遺址地理位置

教場鋪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樂平鋪鎮教場鋪村。 [5] 

教場鋪遺址交通信息

聊城市茌平區人民政府向南出發,經由華魯街、東漁河橋到達教場鋪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