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政和重寶

鎖定
徽宗政和年間(公元 1111 —— 1118 年)鑄“政和重寶”為折二錢,楷書,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徑3釐米,傳世以折二鐵母以及鐵錢大寶長寶最為珍貴,歷來為泉界重視。
中文名
政和重寶
第一條
正文
第二條
簡介
第三條
歷史

政和重寶歷史背景

政和重寶 政和重寶
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徽宗趙佶,在位25年(公元1101年至1125年),改元凡六,即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6個年號。徽宗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內患外憂,朝廷由於奢侈浪費,財政上入不敷出,多次鑄造當五、當十大錢,造成幣制混亂。徽宗趙佶是位驕奢淫逸,奢侈逾度但又多才多藝的皇帝,還是金石書畫家,他的書法在中國歷史上稱為瘦金體。他鑄造的崇寧、大觀均為親書的御書體,纖細挺秀,瘦勁飄逸,在中國貨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政和重寶錢幣簡介

政和重寶 政和重寶
政和重寶,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 1111 —1118 年)鑄幣。錢文楷書,瘦金體,常規形制折三大小,光背無文,主鑄材質為鐵。譜載其銅質品幾式,青銅質地,皆為鐵母,定級頗高,是為宋徽宗時期的珍貴泉種之一。 [1]  政和重寶其主要材質為鐵,所有銅質政和重寶皆為鐵母。鐵錢中又以大寶長寶最為珍罕,是為近年新發現之品種,僅見一二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