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撣瓶

鎖定
撣瓶是用來插撣子的瓶,形制高,頸小腹大。 [1] 
即嫁妝瓶,清中晚期到民國期間中國漢族傳統婚姻女方陪送的瓷器花瓶。
中文名
撣瓶
外文名
whish vask
拼    音
dǎn píng
解    釋
嫁妝瓶
存世量
存世量很大

撣瓶簡介

即嫁妝瓶,清中晚期到民國期間中國漢族傳統婚姻女方陪送的瓷器花瓶。按大小分可分為300件(60cm左右)、200件(50cm左右)、150件(42cm左右)及100件(高33cm左右)等幾種形式。按色彩分可分為青花、豆青青花、哥釉青花、青花加彩、粉彩、哥釉粉彩等幾種形式。與之相關的成一堂的嫁妝瓷為(從中間往兩邊排列):台鏡或座鐘一隻、一對嫁妝瓶、一對將軍罐、一對花觚、一對帽筒、一對冬瓜罐、一對狀罐。可因需要有所加減,或7件套,5件套等等。

撣瓶存世量及收藏

由於其為北方民俗嫁妝,其存世量很大。但經特殊時期
被銷燬了部分,80——90年代出口賺外匯很多流出國外。其經過幾十年至上百年的使用,完整的相對較少了。收藏價值按畫面來分:人物、山水、動物、花鳥從高到低;按色彩來分:青花加紫、粉彩、青花加白、青花從高到低。但還得考慮年代、畫工等各個方面,粉彩又分為雙面彩、是否名家畫工。瓶子耳朵的形狀 等等方面。成對器物當然要比兩個單隻的其收藏價值高。其收藏價值正在逐年提高。
漿胎撣瓶
漿胎撣瓶(8張)
説道撣瓶,還有一類不得不提,就是漿胎撣瓶,也叫瓦胎,因為它的胎子不是瓷胎。是一種泥瓦胎,就像陶器一樣的胎。這種胎粗松,胎圖成灰黑色,燒製温度低,通常500——600℃的温度才能燒成。漿胎撣瓶外施有白色化妝土釉面才能變成白色。唐山的漿胎撣瓶無論形制和畫片都模仿景德鎮撣瓶,但是它也有它自己的特點,雖然大多工藝粗糙,但是非常古樸,自然。在2000年時當時漿胎的撣瓶還非常不值錢,但是現在完整或者成對的,畫工好的價格也是當時的十多倍了!這種漿胎撣瓶存在年頭不長,從晚清時期才有,到了民國以後在近代工業影響下,唐山啓新瓷廠、德盛瓷廠及東西缸窯各陶瓷廠先後採用機械設備和新技術。20年代,啓新瓷廠開始生產不施化妝土的白瓷,到了建國以後唐山便不再生產施化妝土的灰胎白瓷了。所以它也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參考資料
  • 1.    撣瓶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