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推浪魚

鎖定
推浪魚(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喜逆水前進,故又名紅鮊魚。中文學名為翹嘴紅鮊,屬於鯉科鯉形目鯉科鮊亞科紅鮊屬。生活習性及經濟價值似尖頭紅舶攝食小型魚、蝦類和少量昆蟲。生殖季節在5-6月。生長較快,個體也大,但在天然水體中個體數量小,產量不高。
別    名
翹嘴紅鮊
中文學名
推浪魚
拉丁學名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動物界
鯉科
學    科
生物

推浪魚外形特徵

推浪魚個體大小懸殊,最大的推浪魚(翹嘴紅鮊)可長到10多千克。蒙古紅鮊只有1千克上下,而有些地方的稱作“青縛”的達氏紅鮊則不到500克。

推浪魚分佈範圍

分佈於黑龍江、黃河、遼河、長江等干支流及其附屬湖泊中,台灣及廣東也有分佈。貴州分佈於烏江、錦江、赤水河等江河中。 [1] 

推浪魚生活習性及經濟價值

鮊魚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中 (人工飼養據環境)。一般在水的中上層活動,行動敏捷,性活躍。捕食小型魚類和蝦,魚以枝角類、水生昆蟲及蝦為食。生殖期較遲,自6月下旬到7月間。達性成熟的個體較大,產粘性卵。生長快,個體較大,常見的4-5市斤,最大的有10多市斤,為湖泊、河流中主要撈捕對象之一。 [2] 

推浪魚做菜用途

拆燴推浪魚:民國初年,鹽城河渠菜館製作此菜,頗有名氣。製法為剔除魚的刺卡,配以火腿、醬瓜、豬油等,用魚湯燴制而成。外形完整,嫩而不碎,湯稠味濃,尤以秋末冬初食用最佳。
參考資料
  • 1.    伍律等編著,貴州魚類志,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06,第60頁
  • 2.    楊幹榮,黃宏金等編著,武漢地區經濟動物手冊,湖北省暨武漢市動物學會,,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