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推問

鎖定
推問,拼音:tuī wèn,漢語詞彙,意思是審問,訊問,出自《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中文名
推問
外文名
interrogate
拼    音
tuī wèn
近義詞
審問詢問
出    處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目錄

推問釋義

1、審問。 [1]  2、訊問;追問。 [1] 

推問出處

漢·應劭《風俗通·過譽·江夏太守河內趙仲讓》

推問例句

1、審問。
漢·應劭《風俗通·過譽·江夏太守河內趙仲讓》:不潔清,當亟推問。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
《晉書.卷九五.藝術傳.鮑靚傳》:其父母尋訪得李氏,推問皆符驗
《隋書·裴政傳》:榮便拒諱,雲“無此語”。太子付政推問。
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如能設計擒獲賊黨二十人以上,並獲贓物,推問行劫蹤跡分明者,量其功跡,節給優賞。” [3]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分付滕府尹好生推問,勘理明白處決 [4]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件事全,方可推問得。
再生緣》第五回:果然進喜遭推問,只恐心慌出亂言。
2、訊問;追問。
《三國志·魏志·郭淮傳》:每羌胡來降,淮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六:須臾至家,家人相見悲喜,推問,知崔是亡人而入其墓,追以懊惋。
魯迅《花邊文學·論重譯》:最要緊的是要看譯文的佳良與否,直接譯或間接譯,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機,也不必推問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