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抹捻盡忠

鎖定
抹捻盡忠(?-1215年),女真名抹捻彖多,上京路猛安人。金朝大臣。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中進士,歷任高陽、朝城主簿,北京、臨潢提刑司知事,順義軍節度副使,翰林修撰兼同知德昌軍節度使,北京路按察司、滑州刺史、恩州刺史,山東按察副使,虢州刺史,乾州刺史,吏部郎中,中都路按察使、西京路按察使。蒙古軍進攻西京,守將胡沙虎出逃,抹捻盡忠任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主持西京事務,蒙古軍再犯 ,固守死拼,迫使蒙古退軍,升尚書右丞,行省西京。貞祐二年(1214年)五月,抹捻盡忠自西京入朝,任都元帥兼尚書左丞,封申國公。金宣宗遷都汴梁之後,抹捻盡忠與右丞相完顏承暉留守中都,任左副元帥兼平章政事、監修國史,貞祐三年(1215年)五月,抹捻盡忠棄守中都逃到南京,金宣宗仍讓他擔任平章政事。
貞祐三年(1215年)九月,抹捻盡忠以謀逆罪名被處死。
所處時代
金朝
民族族羣
女真族
出生地
上京路
逝世日期
1215年
主要成就
固守西京
本    名
抹捻盡忠
女真名
抹捻彖多

抹捻盡忠人物生平

抹捻盡忠早年經歷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抹捻盡忠考中進士,先後在高陽、朝城(今山東聊城市朝城鎮)做主簿,後調為北京路、臨潢路提刑司知事。後來,朝廷讓御史台推舉賢能的人,抹捻盡忠被推薦,提升為順義軍(治今山西朔州市區)節度副使。後來抹捻盡忠因為丁憂辭去了官職,起復為翰林修撰,兼同知德昌軍節度使,此後歷任北京路按察司使、滑州刺史、恩州刺史。針對軍器買賣管理混亂的情況,抹捻盡忠上奏説:“凡是買賣軍器的交易,請下令發給專用憑驗,以防止盜賊私下購買兵器。”又提出“只允許在籍工匠售賣軍器,如果工匠明知購買者沒有購買權限,仍然賣給他,就按私造法處罰。”尚書省討論之後,聽從了他的建議。此後升為山東按察副使,但他虛報糧食豐收,請求常平倉開倉(中國古代官府在各地設立倉庫,豐年高價收糧,歉年低價售糧,平抑糧價)收糧,並假稱皇帝派來使者和糴,因此獲罪,被降為虢州刺史,後改乾州刺史。 [1] 
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金朝進攻南宋,抹捻盡忠隨軍出征,擔任元帥右監軍完顏充的經歷官,因奏報軍情不及時而荻罪,被杖五十。 [2] 

抹捻盡忠任期西京

泰和八年(1208年),抹捻盡忠入朝擔任吏部郎中,後升中都路按察使、西京路按察使。當時,胡沙虎為西京留守,與抹捻盡忠有爭執,兩個人的想法分歧很大。抹捻盡忠暗中等候胡沙虎出現過失,上奏朝廷彈劾他。胡沙虎平日裏雖然跋扈,但是非常善於結交御史和各部官員,並且暗中在居庸、北口等西京通往中都的必經之路上安置心腹之人以探取按察司上報朝廷的文字。抹捻盡忠一直沒有找到彈劾胡沙虎的機會。 [3] 
衞紹王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成吉思汗大舉入侵金朝,胡沙虎戰敗之後自紫荊關逃到了中都,衞紹王下詔任命抹捻盡忠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並宣佈保全西京的人進官三階,賜黃金百兩、白銀千兩、重彩百段、絹二百疋。 [4] 
大安四年(1212年)秋,成吉思汗再次大舉南侵,攻擊目標是金朝西京府(今山西大同市),蒙古軍隊與金朝援兵元帥左都監奧屯襄部激戰,金軍全軍覆沒,奧屯襄僅以身免。蒙軍圍攻西京,金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抹捻盡忠率軍堅守,成吉思汗一時無法攻下,而且成吉思汗在作戰中身中流矢,蒙古軍被迫撤回陰山。隨後,抹捻盡忠官拜尚書右丞,行省西京。 [5]  [6] 
金宣宗貞祐元年(1213年),抹捻盡忠進拜左丞。金宣宗下詔説:“你總領行省事務,並且鎮守西京,防守有功,人們全都仰賴你們了。朕剛剛即位,非常想念你們這些國家重臣,希望你們更加盡力得為國盡忠,不要辜負朕的希望。” [7] 

抹捻盡忠棄都而逃

地圖 地圖
貞祐二年(1214年)五月,抹捻盡忠自西京入朝,封賞更加厚重,被封為申國公,賞賜玉帶、金鼎、重幣等物。進拜為都元帥,仍然兼領左丞之職。 [8] 
金宣宗遷都汴梁之後,抹捻盡忠與右丞相完顏承暉留守中都。完顏承暉為都元帥,抹捻盡忠再次被任為為左副元帥。十月,進封為平章政事,監修國史,仍兼任左副元帥。 [9] 
金宣宗下詔告誡抹捻盡忠要好生撫慰由契丹人組成的颭軍,抹捻盡忠沒有聽從詔令,斬殺了數名颭軍兵士,引起軍心不滿。中都被圍之後,完顏承暉因抹捻盡忠久在軍旅,把軍事指揮都交給他,並約定一起以死報社稷。等到烏古論慶壽等援軍兵敗潰散,外部援軍沒了指望,中都十分危急,抹捻盡忠秘密與心腹、元帥府經歷官完顏師姑商量,準備棄中都南逃,收拾行李,約定五月二日傍晚出城。 [10] 
貞祐三年(1215年)五月二日,完顏承暉、抹捻盡忠在尚書省相會,商討以身殉國之事,抹捻盡忠不肯履行誓言,完顏承暉奈何不了抹捻盡忠,徑直回家,召完顏師姑問話,知道他們今晚就要出逃,就先殺了完顏師姑,接着服毒自殺。當天,凡是留在中都的妃嬪,都聽説抹捻盡忠要出逃,都收拾好裝束行李到通玄門等候。抹捻盡忠對她們説:“我先出去,為諸位娘娘開路。”妃嬪們都信以為真,抹捻盡忠就帶着他的愛妾及親信先出城,丟下妃嬪們不管,中都於是失守。抹捻盡忠跑到中山,對親信説:”如果與諸妃一同逃亡,我們根本逃不出來。” [11] 

抹捻盡忠罷職被誅

抹捻盡忠逃到南京,金宣宗沒有追究他丟棄中都的責任,仍讓他擔任平章政事。抹捻盡忠上奏説:“記注皇帝起居的官員,在大臣奏事的時候不應迴避,可以讓左右司官兼任此職。”金宣宗認為他説的對。抹捻盡忠上奏應奉翰林文字完顏素蘭可以擔任近侍局之職。 [12] 
胡沙虎被誅殺,近侍局曾事先向皇帝稟報過,以此為功,暗中干預朝政。術虎高琪和他們聯合以鞏固自己的勢力。抹捻盡忠、德升曾當面向皇帝上報此事,都被皇帝斥責,此後他們更加所所忌憚。不久,德升被罷相,抹捻盡忠也被下獄。 [13] 
抹捻盡忠與術虎高琪素來不睦,懷疑金宣宗疏遠自己,是術虎高琪在中間挑拔。抹捻盡忠的哥哥抹捻吾裏也擔任許州監酒,任職期滿,請求調到南京任職。抹捻盡忠與抹捻吾裏也説到當初中都的事情,並説:“近來皇帝疏遠我,都是術虎高琪挑拔的。如果我再掌兵權,必然不會這樣,胡沙虎所做過的事情(弒君),誰都能做。”抹捻吾裏也説:“是這樣的。” [14] 
貞祐三年(1215年)九月,尚書省上奏:“遙授武寧軍節度副使徒單吾典告抹捻盡忠謀逆。”金宣宗説:“朕何曾負他,他棄中都而逃,皇室祖宗御容及道陵諸妃都拋棄不顧,只帶着他的小妾一起逃來此地,這就是有罪。”於是命有司審問治罪,經過審問,知道他曾與抹捻吾裏也説過掌兵謀逆的事,於是將他連同抹捻連吾裏一併誅殺。 [15] 

抹捻盡忠主要成就

固守西京
1206年,成吉思汗開始進攻金朝的戰爭,腐朽的金王朝對蒙古的進攻難以抵擋,大批將領或聞風而逃或一敗塗地。
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軍進攻西京,西京留守胡沙虎不戰而逃,西京陷落,蒙古軍掠奪一番之後退走,擔任西京路按察使的抹捻盡忠收拾殘餘部屬,重新控制西京,被任命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成為西京最高統帥。 [4] 
大安四年(1212年)秋,成吉思汗再次圍攻西京,金朝派元帥左都監奧屯襄率軍來救援西京,但在城外被蒙古大軍伏擊,奧屯襄隻身逃回中都,在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抹捻盡忠沒有像胡沙虎那樣倉皇出逃,而是積極備戰,率軍死守,在激烈的攻防戰中,連成吉思汗也被金兵的流矢射中,蒙古軍被迫撤回陰山 [5] 

抹捻盡忠人物評價

金宣宗:“壞天下者,高琪、彖多(抹捻盡忠)也。” [16] 
金史》:“承暉守中都期年,相為存亡,臨終就義,古人所難也。大抵宣宗既遷,則中都必不能守,中都不守,則土崩之勢決矣。僕散端、耿端義似忠而實愚,抹捻盡忠委中都,庸何議焉。高琪忌承暉成功,孛術魯德裕緩師期,奸人之黨,於是何誅。李英被酒敗軍,雖死不能贖也。烏古論慶壽無罰,貞祐之刑政,從可知矣。” [17] 

抹捻盡忠親屬成員

哥哥:抹捻吾裏也,曾任許州監酒。 [14] 

抹捻盡忠史籍記載

《金史·卷一百一·列傳第三十九》 [17] 
參考資料
  • 1.    《金史·抹捻盡忠》中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第,調高陽、朝城主簿,北京、臨潢提刑司知事。御史台舉廉能,遷順義軍節度副使。以憂去官,起復翰林修撰,同知德昌軍節度事,籤北京按察司、滑州刺史,改恩州。上言:“凡買賣軍器,乞令告給憑驗,以防盜賊私市。”尚書省議,“止聽系籍人匠貨賣,有知情售不應存留者同私造法。”從之。遷山東按察副使,坐虛奏田稼豐收請糴常平粟,詐稱宣差和糴,降虢州刺史,改乾州。
  • 2.    《金史·抹捻盡忠》泰和六年,伐宋,為元帥右監軍完顏充經歷官,坐奏報稽滯,杖五十。
  • 3.    《金史·抹捻盡忠》八年,入為吏部郎中,累遷中都、西京按察使。是時,紇石烈執中為西京留守,與盡忠爭,私意不協。盡忠陰伺執中過失,申奏。執中雖跋扈,善撫御其部曲,密於居庸、北口置腹心刺取按察司文字。
  • 4.    《金史·抹捻盡忠》及執中自紫荊關走還中都,詔盡忠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以保全西京功進官三階,賜金百兩、銀千兩、重彩百段、絹二百疋。
  • 5.    《新元史·太祖本紀》:時西京復為金守。秋,帝自將攻之。金將奧屯襄來援,帝誘至密谷口,大敗之,盡殲其眾。帝攻城,為流夭所中,乃徹圍。
  • 6.    《金史·抹捻盡忠》未幾,拜尚書右丞,行省西京。
  • 7.    《金史·抹捻盡忠》貞祐初,進拜左丞。詔曰:“卿總領行省,鎮撫陪京,守禦有功,人民攸賴。朕新嗣祚,念爾重臣,益勉乃力,以副朕懷。”
  • 8.    《金史·抹捻盡忠》二年五月,自西京入朝,加崇進,封申國公,賜玉帶、金鼎、重幣。二年,進拜都元帥,左丞如故。
  • 9.    《金史·抹捻盡忠》宣宗遷汴,與右丞相承暉守中都。承暉為都元帥,盡忠復為左副元帥。十月,進拜平章政事,監修國史,左副元帥如故。
  • 10.    《金史·抹捻盡忠》宣宗詔盡忠善撫颭軍,盡忠不察,殺颭軍數人。已而中都受圍,承暉以盡忠久在軍旅,付以兵事,嘗約同死社稷。及烏古論慶壽等兵潰,外援不至,中都危急,密與腹心元帥府經歷官完顏師姑謀棄中都南奔,已戒行李,期以五月二日向暮出城。
  • 11.    《金史·抹捻盡忠》是日,承暉、盡忠會議於尚書省,承暉無奈盡忠何,徑歸家,召師姑問之,知將以其夜出奔,乃先殺師姑,然後仰藥而死。是日,凡在中都妃嬪,聞盡忠出奔,皆束裝至通玄門。盡忠謂之曰:“我當先出,與諸妃啓途。”諸妃以為信然。盡忠乃與愛妾及所親者先出城,不復顧矣。中都遂不守。盡忠行至中山,謂所親曰:”若與諸妃偕來,我輩豈能至此!”
  • 12.    《金史·抹捻盡忠》盡忠至南京,宣宗釋不問棄中都事,仍以為平章政事。盡忠言:“記注之官,奏事不當迴避,可令左右司官兼之。”宣宗以為然。盡忠奏應奉翰林文字完顏素蘭可為近侍局。
  • 13.    《金史·抹捻盡忠》紇石烈執中之誅,近侍局嘗先事啓之,遂以為功,陰秉朝政。高琪託此輩以自固。及盡忠、德升面責,愈無所忌。未幾,德升罷相,盡忠下獄。
  • 14.    《金史·抹捻盡忠》盡忠與高琪素不相能,疑宣宗頗疏己,高琪間之。其兄吾裏也為許州監酒,秩滿,求調南京。盡忠與吾裏也語及中都事,曰:“邇來上頗疏我,此高琪所為也。若再主兵,必不置此,胡沙虎之事,孰為為之!”吾裏也曰:“然。”
  • 15.    《金史·抹捻盡忠》九月,尚書省奏:“遙授武寧軍節度副使徒單吾典告盡忠謀逆。”上憮然曰:“朕何負彖多,彼棄中都,凡祖宗御容及道陵諸妃皆不顧,獨與其妾偕來,此固有罪。”乃命有司鞫治,問得與兄吾裏也相語事,遂並吾裏也誅之。
  • 16.    金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7-25]
  • 17.    《金史·卷一百一·列傳第三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7-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