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剪斷強度

鎖定
抗剪斷強度是岩石(體)在法向壓力作用下,沿剪應力方向剪斷時,剪切面上的極限剪應力值。其大小與剪切面上的正應力有關。
中文名
抗剪斷強度
外文名
shear strength
類    別
力學名詞
相關學科
物理

目錄

抗剪斷強度解釋

詞目:抗剪斷強度
英文:shear strength
釋文:

抗剪斷強度內容簡介

抗剪斷強度是指土體抵抗剪切破壞的極限能力,是土的重要力學性質之一 。抗拉強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但可以承受一定的剪力和壓力。工程實踐表明,建築物地基和土工建築物的破壞絕大多數屬於剪切破壞、例如,建築物地基的失穩,堤壩邊坡的坍滑,所示,都是沿某一些面上的剪應力τ超過土的抗剪温度τf所造成;室內試驗也表明,土樣的破壞大多數是剪切破壞

抗剪斷強度特性

抗剪強度指標不僅與土的種類及其性狀有關,還與土樣的天然結構是否被破壞,抗剪強度試驗時的排水條件 ( 受剪前固結狀況和受剪時排水狀況 ) 是否符合現場條件有關。因此,抗剪強度指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於土體剪切破壞的概念,建築物地基在外荷載作用下將產生剪應力和剪切變形,土具有抵抗剪應力的潛在能力——剪阻力或抗剪力,它相應於剪應力的增加而逐漸發揮,剪阻力完全發揮時,土就處於剪切破壞的極限狀態,此時剪應力也就到達極限。這個極限值就是土的抗剪強度。如果土體內某一部分的剪應力達到土的抗剪強度,在該部分就出現剪切破壞。隨着荷載的增加,剪切破壞的範圍逐漸擴大,最終在土體中形成連續的滑動面,而喪失穩定性。工程實踐和土工試驗都驗證了剪切破壞時土的強度破壞的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