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瑜興

(温州大學教授,湖南大學兼職教授,當代發明家)

鎖定
戴瑜興,男,1956年1月出生,湖南省瀏陽市人,中共黨員,博士,國家二級教授,現任電氣數字化設計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當代發明家。 [1] 
中文名
戴瑜興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數字化系統設計理論與應用等 [1-2] 
性    別
職    稱
教授

戴瑜興人物經歷

1975年9月-1978年8月,在湖南師範大學(原湖南師範學院)物理專業學習。
1978年8月-1995年3月,在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原湖南省建築學校)任教師、教研室主任,1993年7月晉升高級講師。期間,1979年9月-1980年7月在遼寧建築工程學院電工基礎師資班學習,1985年9月-1987年9月,在中南大學(原中南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學習。
1995年4月-2001年3月,在湖南師範大學任教師,1998年7月晉升教授,任電子工程系主任,學科帶頭人。
2000年9月-2003年10月,在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1年4月-2011年9月,在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任教授,電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期間,2009年評為國家二級教授。
2011年10月-至今,在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任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1年10月-2016年12月,在温州大學任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任院長,教授,温州大學“十二五”浙江省重點學科“電氣工程”學科帶頭人。2016年1月-至今,在温州大學電氣數字化設計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任主任,教授,温州大學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電氣工程”學科帶頭人。期間,2018年入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戴瑜興研究方向

(1) 數字化系統設計理論與應用
(2) 現代網絡通信理論及應用
(3) 數控技術及裝備信息化 [1] 

戴瑜興主要業績與成就

自1978年以來,一直在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在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大學任教,現任電氣數字化設計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湖南師範大學工作期間,兩次獲評“優秀教師”;在湖南大學工作期間,三次獲評 “優秀共產黨員”;在温州大學工作期間,七次獲評 “校長特別獎”。
主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發改委項目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近30項,在大功率特種電源、數控多線切割裝備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造性成果,併成功實施產業化推廣應用,獲授權發明專利8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6項。2020年獲評浙江省“三育人”崗位建功先進個人,2018年獲第十屆發明創業特等獎,並授予“當代發明家”稱號,2016年獲評“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2012年獲評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 [1] 

戴瑜興科研成果獲獎

作為第一完成人,戴瑜興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等獎項,其中主要科技獎項如下:
[1] 海島/岸基高過載大功率電源系統關鍵技術與裝備及應用,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2] 海島特種電源供電系統,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第1發明人。
[3] 海島/岸基大功率特種電源系統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及應用,獲2017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第1完成人。
[4] 海岸工程兆瓦級特種變流電源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5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1完成人。
[5] 電子器件基片加工專用多線切割裝備系列化研製與產業,獲2013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1完成人。
[6] 數控多線切割機牀核心技術開發及其產品研製,獲2008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1完成人。
[7] 光聲電一體化多網融合智能系統及其工程應用,獲2012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8] 數字化大功率逆變電源裝備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獲2008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9] 精密高效數控多線研磨切片核心技術及系列裝備,獲2009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10] 高精度高速低耗數控多線切割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08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1] 

戴瑜興代表性學術論文

[1] Zishun Peng, JunWang*, Zeng Liu, Yuxing Dai*,Guoqiang Zeng, Z. John Shen, Fault-tolerant inverter operation based on Si/SiChybrid switches,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Electronics, 2020,8(1): 545-556. (SCI二區, IF2020= 4.472)
[2] Yong Ning, Yu-Xing Dai*, Zishun Peng.GA–PSO approach for optimising space-vector PWM control sequence. IET PowerElectronics, 2019,12(4): 955-965. (SCI二區, IF2018= 2.839)
[3] Guo-Qiang Zeng, JieChen, Min-Rong Chen, Yu-Xing Dai*,Li-Min Li, Kang-Di Lu, Chong-Wei Zheng. Design of multivariable PID controllersusing real-coded population-based extremal optimization, Neurocomputing, 2015,151:1343-1353. (SCI三區, IF2015= 2.392)
[4] Yu-Xing Dai,Huan Wang, Guo-Qiang Zeng*, Double closed-loop PI control of three-phaseinverters by binary-coded extremal optimization, IEEE Access, 2016, 4:7621-7632. (SCI三區, IF2016= 3.244)
[5] Zishun Peng, Jun Wang*,Daqiang Bi, Yu-Xing Dai,Yeting We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grids based on droop control with couplingcompensation and inertia, 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2018,9(3):1157-1168. (SCI一區, IF2018= 7.650)
[6] Guo-Qiang Zeng*, JieChen, Yu-Xing Dai,Li-Min Li, Chong-Wei Zheng, Min-Rong Chen. Design of fractional order PIDcontroller for automatic regulator voltage system based on multi-objectiveextremal optimization, Neurocomputing, 2015, 160: 173-184. (SCI三區, IF2015= 2.392)
[7] Guo-Qiang Zeng*, JieChen, Li-Min Li, Min-Rong Chen, Lie Wu, Yu-XingDai, Chong-WeiZheng. An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population-based extremal optimizationalgorithm with polynomial mut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6, 330: 49-73.(SCI二區,IF2016=4.832)
[8] Yan Shen, Yuxing Dai*. Fast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forLarge Scale Bundle Adjustment, IEEE Access[J], 2018, 6:11146-11153. (SCI二區, IF2018=4.098)
[9] Zishun Peng, Jun Wang*,Daqiang Bi, Yeting Wen, Yu-Xing Dai, Xin Yin, Z. John Shen, Droop ControlStrategy Incorporating Coupling Compensation and Virtual Impedance forMicrogrid Appl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2019, 34(1):277-291. (SCI二區, IF2019= 4.501)
[10] Min-Rong Chen, Guo-Qiang Zeng*, Yu-Xing Dai,Kang-Di Lu*, Da-Qiang Bi, Fractional-order model predictive frequency controlof an islanded microgrid, Energies, 2019, 12: 84. (SCI三區, IF2018=2.676) [1] 

戴瑜興代表性授權專利

電氣數字化技術方面
[1] 戴瑜興,趙振興,阮秀凱,蔡啓博,王環,朱志亮,海島特種電源供電系統,中國,ZL201710419226.9. (中國專利金獎)
[2] 戴瑜興,趙振興,柏子平,曾國強,張正江,鄭崇偉,陳實,吳田進,一種緊耦合LLC諧振變壓器,中國,ZL201410775493.6.(中國專利優秀獎)
[3] 戴瑜興,畢大強,陳義財,鄭崇偉,郜克存,曾國強,變流器限流保護系統控制裝置及其限流控制方法,中國,ZL201310174145.9.(中國專利優秀獎)
[4] Yuxing Dai, Xiukai Ruan, Qibo Cai, Kelu Wu, Initial rotorposition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motor,美國,US010511246B2.
[5] 戴瑜興,彭子舜,朱方,曾國強,張正江,閆正兵,王環,章純,胡文,黃世沛,一種逆變器共模電磁干擾噪音抑制方法及系統,中國,ZL202010523138.5.
[6] 戴瑜興,彭子舜,朱方,曾國強,張正江,閆正兵,王環,胡文,章純,黃世沛,一種基於Si/SiC混合開關的優化方法及系統,中國,ZL202010522487.5.
[7] 戴瑜興,羅安,陳燕東,李民英,何志興,徐千鳴,一種岸電船電同步不停電切換裝置及方法,中國,ZL201610680275.3.
[8] 戴瑜興,羅安,陳燕東,何志興,徐千鳴,李民英,一種基於串聯電感的兆瓦級大功率模塊並聯控制方法,中國,ZL201610684670.9.
[9] 戴瑜興,易龍強,郜克存,鄭崇偉,温燁婷,王環,一種高壓大功率不間斷供電裝置,中國,ZL201310175625.7.
[10] 戴瑜興,郜克存,鄭崇偉,全慧敏,張正江,一種兆瓦級變流技術研發平台,中國,ZL201310287662.7. [1] 
專用數控裝備技術方面
[11] 戴瑜興,楊佳葳,曹燦,曾欣,一種流體拋光機,中國,ZL201711059193.8.(中國專利優秀獎)
[12] 戴瑜興,楊佳葳,蔣羅雄,李紅春,一種多線切割機搖擺工作台氣密封裝置及方法,中國,ZL201810747796.5.
[13] 戴瑜興,楊佳葳,尹邦富,周小傑,多線切割機一體式短排線高速走線系統,中國,ZL20181 0799893.9.
[14] 戴瑜興,楊佳葳,王科,彭紅,多線切割機搖擺接觸式工作台,中國,ZL201810074132.7.
[15] 戴瑜興,楊佳葳,李紅春,蔣羅雄,用於龍門式拋光機的箱體及傳動系統,中國,ZL201711058980.0.
[16] 戴瑜興,楊佳葳,匡騰芳,邱宇俊,一種多線切割機的四輥主軸裝置,中國,ZL201811265099.2.
[17] 戴瑜興,楊佳葳,李紅春,何宏偉,一種遊星運動式高效掃邊拋光機,中國,ZL201711059134.0.
[18] 戴瑜興,楊佳葳,龔濤,郭麗,一種3D凹面拋光的曲面拋光機,中國,ZL201611122470.0.
[19] 戴瑜興,楊佳葳,郭麗,蔣羅雄,自帶車盤裝置的研磨機,中國,ZL201711076278.7.
[20] 戴瑜興,楊佳葳,蔣羅雄,李紅春,高精密藍寶石雙面高壓拋光機,中國,ZL201711060025.0. [1] 

戴瑜興人才培養

自1995年以來,緊密結合產學研科技攻關工作,培養了博士20名、碩士150餘名,現指導在讀在站博士後3名,博士生2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1名;為合作企業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0餘名,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9名。 [1] 

戴瑜興社會兼職

(1)中國電源學會理事;
(2)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築電氣工程設計分會常務理事;
(3)全國電力電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逆變電源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4)湖南省建築電氣設計情報網副理事。
與國網温州供電公司、亞龍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京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創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莞市中匯瑞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係,併兼任產學研科研團隊的科技顧問。 [1] 

戴瑜興人物評價

《經濟日報》2009年5月20日第2版,以“自主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看長沙——產學研合作怎樣開新局”為題介紹道:“ 湖南大學教授戴瑜興在電氣與控制工程領域頗有名氣,被企業視為攻堅克難的高手,最近他又在機牀行業一鳴驚人。他帶領課題組與湖南宇晶機器實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出高檔數控多線切割機,成功解決了我國半導體材料切割加工的瓶頸問題,標誌着我國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掌握高檔數控多線切割機牀製造技術的國家之一,打破了國外產品對中國市場的壟斷。” [3] 
《經濟日報》2009年5月27日第15版,以“技術加技巧 創新路變寬”為題介紹道:“湖南大學的戴瑜興教授,對於很多企業來説可是個‘搶手’的人物,他和企業有着10多年的合作經歷,幫助企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使企業實力大增;對學生來説,他又是個‘熱門 ’ 導師,他培養的博士、碩士畢業生成為企業競相爭奪的對象。” [4] 
《經濟日報》2012年9月4日第11版,以“一位產學研結合的實踐者——為企業創新育人才”為題介紹道,“1996年以來,他與企業密切合作,帶領科研人員為企業解決了多項關鍵性技術難題。同時,他帶領研究生到企業實踐,培養了一批實踐能力強的科技人才。” [5] 
《温州人》雜誌2019年6月刊以題為“封面人物丨戴瑜興:孜孜求索顯擔當”的文章中介紹道:“戴瑜興教授自1978年以來一直從事電氣信息技術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企業眼中,他是一個‘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科技專家,是他們眼中真正的‘科技英雄’;在湖南大學和温州大學等高校的學子心中,他是一名‘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真正沉浸在教育和科研工作裏的師者。‘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峯秋葉丹’,正是戴瑜興教授的人生寫照。……戴瑜興教授也多次在温州大學對新引進的青年博士教師説,要懂得‘吃虧是福,多幹活是福’,要‘理想遠大,目標明確’,要有‘堅定必勝信念,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恆心毅力,在與企業合作時,更要學會‘同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團隊合作關係’。……對於戴瑜興教授來説,科研成就的取得是‘智慧+汗水+委屈’,要把名利、回報全拋開,才能把科研做好,科研是很純粹的,是沒有技巧的,是靠汗水拼出來的,是一步一步堅韌不拔朝着目標努力奮鬥出來的,更是紮紮實實解決企業實際難題做出來的。” [6] 
《中國教育報》2021年1月8日第5版,以“國家出題,地方高校來解答 ——温州大學探索國家戰略與地方特色產業有機融合”為題介紹道:“以温州大學為專利權人、戴瑜興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 ‘海島特種電源供電系統’憑藉其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該獎項是温州大學首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也是温州市首次獲得該項殊榮。” [7] 
《浙江在線》2018年,以“‘吃虧是福’,老教授給新教師的開學第一課”為題介紹道: “根據自己從教四十週年的人生感悟與心得體會,戴瑜興教授對新青年博士教師對青年教師説,要懂得‘吃虧是福,多幹活是福’、要‘理想遠大,目標明確’、要有‘堅定必勝信念,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恆心毅力,在與企業合作時,更要學會‘同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團隊關係’。”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