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懶人行動主義

鎖定
懶人行動主義是指需要很少的承諾就可以支持別人的行動行為。這種形式易於表達分享,但是缺乏真正的實際行動。
中文名
懶人行動主義
外文名
Slacktivism
近義詞
網絡暴力
表現形式
網絡點贊 不付出實際行動

懶人行動主義簡介

懶人行動主義
懶人行動主義是指只需要很少承諾或行動的一種行動主義,比如在線簽署請願等。 [1] 
“懶人行動主義”色彩,這個詞經常指稱許多年輕網民在網絡上發起的社會活動,儘管易於表達和分享,但是缺乏真正帶來社會變革的實際行動。
目標是找到了如何將意識轉化為行動方略的模式,行動主義和行動不只是應該做的正確事情,還應該成為理所當然的常規事情。

懶人行動主義由來

“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一詞,是由“懶人”slacker和“行動主義”activism結合而來,比它更積極的是“鍵擊行動主義”Clicktivism。2014年2月以來,由於追捕科尼影片在網路燙燒,英美主要媒體紛紛探討Slacktivism或Clicktivism產生的文化現象,對於網路行動能否化為革命力量,意見仍然不一。

懶人行動主義現實狀況

中國3億微博用户是“地球上抑制革命的最大力量”,是因為人們在網路上總是不自覺地奉行“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最常見的就是在臉書“按個讚了事”,自以為參與了各種運動,但革命實際並沒有發生。

懶人行動主義重大成果

微博點贊 微博點贊
微博點贊
1、傳播了信息。事實上,大部分活動都無緣得到普通居民的注意,如果募資策略是讓很多人捐助小額資金,那麼,這種信息的傳播障礙就會成為一個切實的問題。個人之間傳播信息,即便大都出於個人目的,也遠勝於信息無從傳播。在非主流媒體世界中,將信息傳播給大眾的唯一途徑就是眾人為了迴應朋友的請求點擊幾次屏幕。
2、使慈善行為常規化了。我們從自媒體上可以輕易看到,誰贏得了某些賽事、誰名聲鵲起,還有誰掙了很多錢,這樣的信息讓人應接不暇,而且越來越多。而朋友們談論另類英勇行為——也就是關愛我們不瞭解的人的行為——越多,我們越可能將這樣的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

懶人行動主義不利因素

人們從情感上開始將一次點擊、一次點贊或者提及活動當成引發變革的行動,而不是將其視為擴散可引發實際行動信息的行為。
穿紫色或者換頭像來支持精神日(spiritday)是一種懶人行動主義。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社交媒體孕育了懶人行動主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