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慧照寺塔

鎖定
慧照寺塔,又稱:下邦塔,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邦鎮慧照寺內,始建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 [1]  [3] 
慧照寺塔,共九層,通高36米。塔基方形,邊長6.6米。塔身每面作仿木結構三間,以磚隱出倚柱,上承小額枋及鬥棋。底層南面闢券門,塔壁四下角各承石雕金剛力士1尊;二層以上每面明間闢券窗,層間疊澀出檐,施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置寶瓶式銅剎。底層門楣浮雕二龍戲珠、麒麟瑞獸,兩側石雕楷書楹聯。塔前尚存明建清修五間大殿。 [1]  [3] 
2013年3月5日,慧照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慧照寺塔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邦鎮慧照寺內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434-3-73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慧照寺塔歷史沿革

慧照寺塔,始建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斷續修建了近三百年,至元泰定年間(1323—1328年)完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毀於“華州大地震”,萬曆九年至十二年(1581—1584年)重建。 [3] 
1972年和1985年,維修慧照寺塔,加固塔基,增修排水設施。
2010年,維修一層塔身及塔檐。 [1] 

慧照寺塔建築特點

慧照寺塔,共九層,通高36米。塔基方形,邊長6.6米。塔身每面作仿木結構三間,以磚隱出倚柱,上承小額枋及鬥棋。底層南面闢券門,塔壁四下角各承石雕金剛力士1尊;二層以上每面明間闢券窗,層間疊澀出檐,施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置寶瓶式銅剎。底層門楣浮雕二龍戲珠、麒麟瑞獸,兩側石雕楷書楹聯:“雲護諸天垂象教,虯盤萬劫奠皇圖。”門外東側壁嵌萬曆九年《下邦慧照寺重修塔記》碣文。塔前尚存明建清修五間大殿。 [1]  [3] 
慧照寺塔

慧照寺塔文物遺存

慧照寺塔文物遺存有高2米餘的明代銅佛、菩薩像5尊,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彌勒菩薩和觀世音菩薩。 [1] 

慧照寺塔保護措施

1957年5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渭南下邦鎮古塔”為第二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4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更其名為“下邦塔”並公佈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為塔基周圍外延20米內;一般保護區同重點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為一般保護區外延30米內。
2008年9月,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慧照寺塔”為第五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為西至下吉鎮政府,東至下吉衞生院,南臨街道,北至下吉中學操場。 [1] 
2013年3月5日,慧照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慧照寺塔歷史文化

  • 藝文
《下邦慧照寺重修塔記》碣文
餘考故跡所記與父老相傳,塔始建於宋真宗鹹平之二年。景德中,寇準免相歸謁於此,因繪真像於塔後。越大觀重修,功尚未完,迄至元泰定帝接修,始觀厥成焉。迨我皇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關中大震,塔復折毀。時居僧揚師諱日受,劉師諱日眾,二僧幻悟、聰敏、善明等,額既而訪道於南京,繪水陸神無可解歸,顧塔而嘆曰:“此塔傾復久矣,欲舉故跡而重具備,吾人所當從事也。”乃乞吉鎮父老為功德主,於是歲七月望日起工而重修焉。父老曰此僧之知所務也,今塔基廓焉而增貳門宇,煥然而復新,四方鄉民無日而不睹。若吾數人者,有時不在也,不為之記,千載而下,熟知吾數人為之也。因屬餘策名於石,以為積善者之所表揚云爾。
大明萬曆九年季秋八日吉鎮庠生肖希望書。 [1] 

慧照寺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慧照寺塔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邦鎮慧照寺內。 [1] 
  • 交通
從陝西省渭南市區駕車,大約40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