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悟穎塔

鎖定
悟穎塔,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蓮花廣場西門,因汝南素有天下正中之稱,夏至正午時分,日照塔無影,故又名無影塔。又相傳為唐代和尚悟穎所建,故又稱“悟穎塔”。
悟穎塔為樓閣式石塔,塔身為實體,八邊形平面。塔身下部為石砌須彌座,須彌座上為九級塔身。之上每層均闢有券門,或假門、假欞窗等,且嵌以人物花卉等磚雕,塔內有盤旋階梯。悟穎塔形制古樸、年代確鑿,為豫南地區現存最古之磚塔。悟穎塔可作為河南省汝南縣古建築斷代的重要標尺,同時對研究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5] 
1963年,悟穎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06年5月25日,悟穎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悟穎塔
地理位置
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蓮花廣場西門
所處時代
[4]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647-3-350

悟穎塔歷史沿革

悟穎塔始建於唐代,相傳為唐代僧人悟穎所建。
宋朝時期,當地人加固了塔基,整修塔身。
明隆慶元年(1563年),汝寧府出資進行修繕。
1984年,修葺時在第八層中間發現一志銘。 [3] 

悟穎塔建築格局

悟穎塔坐落在一片花園中央,與南海禪寺隔河相望。塔門向南,呈單面六邊形,塔高26米,塔身九層,是單閣式磚塔,整個塔身用長35釐米、寬16.5釐米、厚5.5釐米特製的的青磚平卧順砌而成,石灰漿粘壁面,黃泥粘合磚縫。塔身底層最大,向上逐漸遞減,使整個塔體外廓呈拋物線形。 [3] 
悟穎塔整體形式與樓閣建築相仿,但九層塔身各有特點:第一層面壁闢半圓拱券門,西南與東南壁面穩出寬80釐米,高18釐米的磚雕雙交四眼毯紋格眼方形假窗;西北與東北壁面穩出寬80釐米,高48釐米的磚雕破子欞假窗,北壁有兩扇四抹格扇門;塔身第二層,南壁與北壁各闢設一半圓拱券門,門兩邊嵌砌兩塊方形佛像雕磚,其他四壁各嵌三塊形制相同的佛像雕磚;第三層南壁闢設圭形門,其他壁面砌築圭形假門;第四層南壁與北壁各闢設一圭形門,其他四個壁面砌築圭形假門圭形龕;第五、六、七、八、九層在建築風格上也各有不同。 [3] 
悟穎塔

悟穎塔文物遺存

悟穎塔石刻志銘

1984年修葺時,在第八層中間發現一塊長0.45米,寬0.28米,厚0.08米的石刻志銘,上刻有“隆慶元年崇藩施財重建寶塔”字樣。 [2] 

悟穎塔須彌座

塔身基座為單層須彌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橫柱分隔,橫柱間的磚面上,雕有山羊一對,童子兩個,還有蓮花、牡丹、蠟梅、桂子等花卉圖案及盆景。在須彌座上,設五鋪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數室,塔檐下磚砌仿木結構的五鋪作出的雙抄斗拱。 [3] 

悟穎塔塔頂

塔頂之上為六角形剎座,其上為寶瓶狀鐵剎,剎頂施火焰寶珠。 [5] 

悟穎塔歷史文化

悟穎塔名稱由來

因汝南素有天下正中之稱,夏至正午時分,日照塔無影,故又名無影塔。相傳為唐代和尚悟穎所建,故又稱“悟穎塔”。 [5] 

悟穎塔傳説軼事

汝南城內中間高四周低,形如老鱉蓋。古有老鱉精瞪着墨綠的眼睛,經常出來禍害百姓。有一個外號叫“水老鴰”的年輕人,不顧個人安危降服了老鱉精。把老鱉精囚禁在城外吉祥寺內的井裏,蓋上巨石。唐朝(也有説是宋朝)有一個叫悟穎的僧人,在井上建了座26米高的鎮妖塔,後來汝南改成了汝寧府,世代安寧。

悟穎塔文物價值

悟穎塔形制古樸、年代確鑿,為豫南地區現存最古之磚塔。 [2]  悟穎塔可作為河南省汝南縣古建築斷代的重要標尺,同時對研究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5] 

悟穎塔保護措施

1963年,悟穎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06年5月25日,悟穎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悟穎塔旅遊信息

悟穎塔地理位置

悟穎塔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蓮花廣場西門。

悟穎塔交通指引

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距離悟穎塔42.6千米,駕車約1小時9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