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悖慠

鎖定
悖慠,讀音bèi ào,亦作“悖傲”,亦作“悖驁”,意思為狂悖傲慢。出自《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
中文名
悖慠
拼    音
bèi ào
出    處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
釋    義
狂悖傲慢

目錄

悖慠出處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毀人倫之敍,亂男女之節;恭孝日虧,悖慠滋甚。”
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舊唐書·突厥傳上》:“頡利言辭悖傲,求請無厭。”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二:“章惇排斥元祐者也,在簾前奏事,悖傲不遜。”

悖慠解釋

1.亦作"悖傲"。亦作"悖驁"。 2.狂悖傲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