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恩村

(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恩村村下轄自然村)

鎖定
恩村,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恩村村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東經113°43'46.39",北緯25°15'40.91" [2]  ,面積1.95萬平方米 [10] 
恩村始建於宋元豐七年(1084年),村舍民居古樸,富有南嶺地區特色,又兼容粵北湘南建築風格 [1]  。恩村共出過26位進士,考上武舉、歲貢、拔貢、監生、庠生、太學生等300多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方民俗研究會勞格文博士譽為“嶺南第一世家” [6-7]  。恩村是研究區域歷史與傳統社會文化重要的實物依據,尤其佈局構成、人文歷史、歷史上湘粵之間交通、經濟及文化交融等方面,具有重要保護價值和研究價值 [10] 
2019年6月6日,恩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佈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24] 
中文名
恩村
村落屬性
自然村
所屬政區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
村域面積
1.95萬平方米
形成年代
宋朝
主要產業
種植業,旅遊業
主要景點
恩村古祠堂羣
保護級別
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
批准時間
2019年6月6日

恩村村落歷史

恩村始建於宋元豐七年(1084年) [2] 
據明嘉靖、清康熙、同治、民國等《仁化縣誌》和《蒙氏族譜》等史料記載,蒙姓源自山東沂蒙,乃秦朝大將蒙恬後裔。先祖念四念五念六三兄弟,從江西于都遷徙來到韶州經商。念四公擇此地四面環山,鍾靈毓秀,乃罕有風水寶地,遂於宋元豐七年(1084年)在村中定居,到了蒙氏第三代蒙天民(字憲初,1174年生)首開科甲,由此開啓了蒙氏家族仕宦世家榮耀史 [2] 
在近現代歷史上,恩村曾名恩寨鄉、城恩鄉和恩寨大隊,含恩村、東光、上光三個小鄉,後東光、上光劃出。
民國十四年(1925年)—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以及長征期間,恩村作為人民武裝暴動推翻舊世界的革命根據地,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27日,紅三軍團第二師一部經過恩村,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方針政策和主張 [14]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主力總計八萬六千餘人在城口鎮休整,紅一軍六團四部駐紮在恩村,受到了恩村百姓的熱烈歡迎。相對富足的恩村百姓,捐助糧草,救助傷員,年輕人踴躍加入紅軍,或為紅軍帶路,在恩村,至今還有當年紅軍書寫的標語遺存(原書寫於村中觀光坊牆面,後來,為了妥善保護,拓印下來現保存於村委會)。紅軍離開後,恩村羣眾遭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報復,有多位羣眾和紅軍傷員慘遭殺害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06國道從恩村境內穿過。
1963年,修建106國道時,恩村百姓自發組織搬遷墳墓,除了紅軍烈士骸骨外,還有其當時的隨身物品鏡子和水壺 [19] 
1983年,恩村鄉設立。
1986年,恩村鄉改設恩村村委會。
1989年,恩村村委會設恩村管理區。
1998年,恩村管理區撤區設村為恩村村委會至今 [4] 
2008年,重修了紅軍戰士墳墓。每年清明時節,恩村小學都會組織學生掃墓,進行紅色歷史宣傳教育 [19] 
2022年4月20日,這3位紅軍烈士遺骸與全縣其他零散烈士墓被集中遷入銅鼓嶺烈士紀念園,以此告慰烈士英魂,弘揚紅軍長征精神 [19] 
恩村航拍 恩村航拍

恩村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恩村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東北部,屬城口鎮,距城口鎮政府西南7公里,距丹霞山景區30公里 [4]  ,距縣城38公里,東經113°43'46.39",北緯25°15'40.91",東與東光村相鄰,南與仁化林場交界,與厚坑村相連,西與紅山鎮交界,北與上寨村接壤 [2]  ,景區面積1.95萬平方米,核心建築區域面積約1.75萬平方米 [10] 
  • 地形地貌
村落整體坐西北面東南,背靠老鴨山、西風寨、老虎衝,東北側有來自湖南汝城白雲仙山脈,西南邊有來自董塘的黃嶺仙殿分脈 [17] 
  • 水文
畔錦江(恩溪)彎彎,環村東南流過 [2] 

恩村村落格局

恩村選址理念

恩村前方有筆架山山脈相對,地勢低緩,總體形成一個有山、有水、有田,且山勢圍合的自然生態環境空間,選址充分體現了古代依山傍水的風水選址思想 [17] 

恩村空間佈局

恩村座西北面向東南,一條主街道恩村直街,隨地形蜿蜒貫穿,穿過樓圖南門和拱北里兩座門樓扼守南北。路北為恩村核心區“衝入(裏)”,與直街平行為兩條次街,縱向,為四條主巷,又稱“恩村地脈”。衝入(裏)中部有蒙氏家廟,前部為蒙氏宗祠(世科祠)及祠前廣場、風水塘等。隔風水塘為百學堂(書齋、私塾、社學集中之所)。世科祠廣場外圍,有進士坊、觀光坊、五馬坊等牌坊,以弧狀分佈,朝向遠山峯嶺。正街及次巷兩側,以里巷為單元,民居、祠堂櫛次鱗比。朝向隨廣場外圍建築,大的庭院式,小的臨街式。廣場左側接觀光坊、右側進士坊(已毀)延續。外附古驛道環帶,穿越墟壩街市 [2] 
在村頭、村尾,數株超過四百年樹齡的古榕、香樟和苦粟,高大蒼勁,蔭如華蓋 [2] 

恩村建築特色

恩村村舍民居古樸,富有南嶺地區特色,兼容粵(北)湘(南)建築風格,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2]  。恩村古村落的建築以清代建築居多,少許明代建築,石柱與基石几乎都是用紅砂岩和麻石製造,且處處可見鐫刻秀麗端莊的對聯 [23] 
恩村街景 恩村街景

恩村經濟社會

恩村人口

截至2018年2月,恩村全村人口1400多人 [4]  ,以蒙姓為主 [23] 

恩村經濟

恩村依託“紅色+古村”的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並積極推進農旅結合發展,走出一條強村富民高質量發展之路 [15]  。一手發展紅色旅遊,一手發展以柑橘為主的特色產業,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 [14]  。現有耕地1931.5畝,其中水田1480畝,另有山林4.3萬畝 [2]  。恩村有進出口雙車道,停車場、遊客中心、衞生所、旅遊廁所、特產商店、農家樂、民宿等旅遊配套設施 [10]  。恩村充分利用入選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的優勢,積極嘗試“農文旅”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如把老村委會所在的古房子改造成五馬居驛站,提供農家樂和民宿服務;又如利用農產品展銷中心來幫村民銷售農副產品、土特產。目前,恩村通過發展種養業、推進農文旅結合發展、帶動村民農副產品銷售等方式 [15] 
2019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3875.29元,村集體收入達到21.5萬元 [16] 
截至2021年7月,恩村人均收入從七八千元提升至15000元左右 [15]  。截至2024年2月,恩村村民每年人均收入已達2.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35萬元 [15] 

恩村主要景點

恩村古宗祠

恩村共有七個宗祠,現在只保存下來四個宗祠,分別是世科祠、功德房祠、長房祠、二房祠。
世科祠是建築規模最大、裝飾最精美、保存最好的宗祠。世科祠為三開間二進磚木樑抬架結構,硬山頂、前互檐二層樓閣式建築,前檐兩柱直通樓閣斗拱託檐,瓦檐喙牙翹角,有大鵬展翅之勢。兩柱上方託精美檐飾,橫樑檁條雕龍刻鳳,樑上託一大匾,匾上鐫刻“叔侄亞魁”四個大字 [17] 
世科祠 世科祠

恩村古牌坊

據清朝嘉慶《仁化縣誌古蹟志》載:仁化功名坊表有十,恩村獨佔其五。其實,恩村的功名牌坊除了為蒙英昴立的“進士坊”、為蒙正立的“觀光坊”、為蒙祿昌立的“五馬坊”、為蒙榮立的“登選坊”、為蒙温立的“登第坊”以外,還有為蒙均遠立的“都台坊”和清光緒年間“維新牌坊” [20] 
恩村的牌坊現存“觀光坊”“維新坊”“五馬坊” [18] 觀光坊為四方門樓式青磚條石建築,“觀光坊”三字為宋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所書;“維新坊”結構較為簡單,修築在戊戌變法維新運動前後;為蒙英昴立的“進士坊”已毀,“進士坊”三字由文天祥親書,但牌匾由村民所收藏 [17]  。“五馬坊”為復建 [18] 
恩村五馬坊和觀光坊 恩村五馬坊和觀光坊

恩村古門樓

恩村有兩座門樓,一座稱為“拱北里”,另一座稱為“圖南門”,兩座門樓一北一南。“拱北里”為二層牌坊式建築,門裏門外皆刻有對聯,中間開一大半圓拱洞為門,可進出中型以下車輛;“圖南門”比“拱北里”略小些,為四方門樓,與一段殘存古城牆相連 [17] 

恩村古城牆

古城樓連着一道古城牆,城樓是南城門,三丈見方的城樓上設有炮台兩座。城牆為磚石砌就,高6米,上建堞垛馬道,城牆四面圍護着古恩村 [20] 
恩村古城堡 恩村古城堡

恩村古驛道、碼頭

在舊南城門城牆腳與錦江河岸邊至東城門至今還留存一條一百多米的古驛道,東城門外條石階梯連接古驛道和碼頭 [18] 

恩村歷史文化

恩村地名由來

據明嘉靖《仁化縣誌》卷二山川篇記載:越王勾踐滅吳王,其子孫避難此誒(現恩村石圍古榕樹下)失路,逢老婦導之而去(向西南走,到吳竹嶺下定居,此嶺下有一溪亦名吳溪),事後,吳王子孫以金帛報其恩,命名恩溪(錦江河),其村命名“恩村”並沿用至今 [2] 

恩村歷史人物

恩村經歷宋、元、明、清幾個朝代,九百年來飛出去26位進士,考上武舉,歲貢、拔貢,監生、庠生、太學生等三百多人,可謂冠蓋連雲,人才濟濟,曾稱“江南第一世家” [20] 
蒙天民,為宋寧宗敕封文林郎,御筆欽點仁化縣知縣。上任後,首先構建營房公宅,官衙縣府。修築城牆堡壘,水運碼頭。設立仁化第一個縣學館,不出三年,縣城初具規模。公而忘私,殫精竭慮,為仁化的經濟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獲朝廷恩賜,在恩村築建蒙氏家廟,極盡榮光 [2] 
蒙英昴,南宋寶佑年間進士,與文天祥同榜,歷官國子監教授、臨安督學、襄陽招討使,總領江南五省軍政。文天祥為宰相時,力薦他為參知政事。後因遭奸臣賈似道陷害,蒙英昴被逼辭官回鄉。這時元軍已攻陷南宋都城臨安,國破朝傾之際,蒙英昴為護鄉保家,便主持修築古城堡,保全了恩村數百年免遭兵匪之災 [21] 
蒙祿昌,明朝天順年間中了進士,由奉直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歷官衡州、桂陽州知州,政績卓著。明英宗旌其賢廉能,賜建“五馬坊”,賞聯二幅,都是名家撰寫 [22] 

恩村傳統民俗

  • 婚俗
恩村舊時婚俗,一是講究“同姓不通婚,邪惡不聯姻”。無論相隔多少代,是否已出“五服”,只要是本姓,就視同姐妹同胞,不準通婚;對於橫行鄉里,邪惡出名之輩,從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也為家族所不容。二是聯姻講究門當户對,注重功名文化。一般是官家對宦家,平民配農户,但清貧人家子弟如果在求學業途道路上有成績考上秀才或被薦為貢庠,那也是人家閨秀拋繡球的對象,因為一旦他中了舉人或考上進士,那時便很難拴得住他的心了。對於男方來説,還是“寧娶人家奴,不娶小家女”的講究門當户對。
恩村的娶親習俗,先由媒人按男女兩家的財勢量禮裁衣,確定擰合對象,再問雙方父母介紹對方家庭情況及兩位當事人的年齡、人品、互換“生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時)。再由算命先生將“八字”詳揀,若無相傷相剋的話,經雙方父母同意,即可挑揀日期下聘禮訂婚。訂婚同時,男方還得徵求女方意見,特別是女子本人的意見,才能確定“迎娶過門”的日期(應避開女方的月經期),男方在安全期後選個黃道吉日,再向女方送“喜期”。到喜期前一日,男方還要向女方送去舉辦“出閣婚宴”之全部酒菜,雞鴨魚肉,一應開銷,都由男方送去,不能菲薄。不然的話,第二天男方迎娶,會因為慳吝小氣而被女方製出些難題,或遲遲不叫新娘上轎起程,或扣壓妝盒不給配合抬運。遲遲而己,還發大難,女方家長一個批評男方的機會,矜此也給男方一個諮詢:你們可不能薄待本家閨女。但這樣的事很少出現,男方會盡量滿足女方要求,為“討老婆”而委曲求全。討老婆一個“討字”,就有乞討和低聲下氣之意。大多要經過“求庚、下聘、娶親”三個序程。
如果“出堂婚宴”沒出什麼矛盾,就可以吹吹打打,花轎上路了。恩村迎親的花轎與其他地方花轎有點不同,一般花轎是四個抬的,取與古時七品縣令的官轎同一等級的用意,而恩村的花轎身格式一樣,只是輕巧些,只用兩個人抬。不知是考慮山村路窄的躺倒還是另有什麼典故。
浩浩蕩蕩的接親隊伍之前,有兩面大銅鑼鳴道,轎後是八音鼓樂,吹吹打打,熱鬧非常。調皮囉人在肩上扛條小楠竹,竹兜處在胸前掛一面大鑼,整根楠竹只削去竹枝,竹竿直到竹梢尖葉部保留着,取後世子孫綿長之意,敲鑼人左手穩住鑼繩,右手敲打,在一路上兩面銅鑼咣,哐聲中,竹梢竹尾顫顫悠悠,煞有意思。
花轎的門用銅鎖鎖住,兩扇轎門上方及兩邊花窗吊着紅綢窗簾,新娘可以看得見外面,而外面的人卻睹不見芳容。轎門的兩邊設置有貼對的空楹。左邊的出聯由男方撰寫貼上,右邊留下空楹,照例應由女方續出對聯,以此顯示男女雙方的儒風家聲和文化風采。不論官紳農户的迎娶,屆時都要恭請村裏有學問的宿儒,為花轎撰寫對聯,一般的如:“琴瑟春常潤”;人天月共圓,鸞鳳雙棲桃花岸;鸞燕對無豔陽天之類,也有族人以新郎、新娘姓名的對聯,有傳在民國初期,在縣城高等小學堂(時為縣內最高學府)讀書的恩村人蒙浩章,娶了一家朱姓的女孩子,花轎上的上聯是新郎官親手撰寫:“恩村非小地,高小己學成,小小花車迎淑女”。其下聯則由女家對出。下聯曰:“沛國是平家,奕平是嬌養,平平恣態配才郎。”至今猶傳為美談。恩村婚俗之特點,“花轎輕巧,只用兩人抬”是其一:“轎門半邊聯,考考女方能”是其二:“彩旗鳴鑼,梢長子孫長”,是其三。至於拜天地高堂,鬧新房之類,同當時習俗就沒有什麼兩樣了。
現代社會,在婚俗上,以傳統習俗為基礎,簡化了很多。包括説媒、服飾、迎娶方式、行禮等,吸收了較多現代西式婚禮做法。但習俗儀軌中必要的環節,仍保留至今 [2] 
  • 喪俗
恩村對於崇喪事祭禮,最為崇尚。在族規中,都將其列為首章。而尋找和選擇風水穴,則更是首要任務,甚至人還在世時,遇上好的風水位,先定位墓穴的情況常有。同時,夫妻不同穴的現象也較普遍,成為恩村蒙氏與常人不同之處。這也更加説明了恩村蒙氏對風水的重視尤為顯著。對於仕宦家族,蒙氏更將自身的榮華富貴看作是祖宗積德的恩澤。平民百姓也將自己的企盼和希望傾注於先人的保佑和愉同。他們相信長輩死後昇天成神,定能為後輩不遺餘力地去發揮作用。從理智與感情上來説,先輩父母的養育之恩後輩們艱辛坎坷的人生之旅中,往往難以周全報答,現在既已離世,也就是隻留給後人一個唯一的補償機會了。以此,鋪張炫耀者有之,勉為其難者也有之。俗話説:“八音鑼鼓響,家當族老營”,喪事的鑼鼓一開場,孝子家的錢財什物就是族老鄉者們手中的之票了,如何開銷,孝子已難於過問。一般來説公正的族老都能量財力張羅,闊家闊用,小家小用。如果子孫劣績犯眾,忤逆雙親,影響很壞。這時族人政治壞類的最佳時機,或叫他多破錢財,或叫他長跪不起。對不肖兒孫也是一個很直觀,有權威力的教育。
喪事祭奠禮儀是非常繁瑣和磨人的。
誰家死了老人,就由族長族老們協商成立“理喪會”,發出榜文告示,張貼於這家門牆之上,並開具執事人員。一般由主祭、司儀,監宰,代獻,通贊,引贊,盟洗,執爵,司尊,讀況文,陳設,焚帛撤撰各一人以及八名醮主(司樂)祖成。
祭奠儀式一般在當事人主廳堂舉行(也有在宗祠另設祭堂的)。上首神龕前停放死者棺柩,靈柩前置放一張八仙桌,名為“香案”,上擺逝者靈主牌,兩旁列醮主法器,桌子前方擺放香楮(紙錢),酒樽(壺),酒禮(杯),香爐,三牲(雞、魚、肉),果品,香茗,東帛(絲巾)。香案前鋪一地氈為孝子們跪拜之用。廳堂右靠牆設一洗臉架,架上置一銅盆、盆內備有一方乾淨絲巾。起祭時,在主祭於司儀的高聲唱詞指揮下,醺主擂鼓三通,氣勢威嚴肅穆,頓時祭堂之內鴉雀無聲。這時孝子孝孫持杖哭出靈堂,紛紛到香案前地氈處跪拜下去,司儀止住大樂(八音鑼鼓),小樂(琴笛)興起,在主祭的唱詞下,孝長子到香案就位肅立,跪、拜、叩首四次之後,在司儀的唱詞“盟洗──”聲中,謝身至東階石牆邊洗臉架前,象徵性地捧起絲中洗手淨身,再回到香案前跪下。這時,執事者們在司儀的唱詞下,三上香(分三次焚香插於香爐),酌酒(斟酒)、酌酒(端起酒杯)、反爵(將酒杯中的酒灑出一點於地下)。孝子俯伏於地,小樂也停。這時由禮生讀祭文,讀祭文畢,司儀唱詞“升”!孝子方可伸直腰,唱“平身!”孝孝子再站起身來。這時八音大樂起,孝子由引贊帶領由東楷繞過靈昡到西楷(山右至左),再復位於香案前,如是者三,第三次時,執事者除把熙三酌酒,三進爵,一獻牲而外,還要獻香茗,獻果品,獻東帛(絲巾),獻楮財,焚楮財(燒紙錢)。最後,再由東至西階回覆番案前,跪、叩首四次,再平身。這時主祭,司儀大聲唱道:“辭神一楫、禮畢、撤饌!孝子謝眾賓,退身入緯!鳴炮奏樂”──於是炮竹連天,大小樂齊奏,鐘鼓齊鳴,一堂祭奠儀式就告結束。在孝子之後,按五服親疏,先內後外的順序,親房……外戚都來靈柩前祭奠。儀式相同,祭文各異,大概大家族二、三日,小家族一日一晚,才能完成祭奠禮儀。
另外,還有祭奠之時,除入棺法事外又延請道家,佛僧前來做道場,做超度者,時日長短以家財為定,與祭奠儀式同時進行,另設神主牌靈堂做法事。儒釋道三家各有千秋、唱、打、念、做各顯風采。但不論做超度法事還是請道家或是佛家,儒家的祭奠是必不可少的,直至現在演變成為一種開追悼會的形式。
祭奠和法事做完後,就可以起駕出殯了。恩村出殯儀式有些還設路祭、與堂祭儀式相差不多。出殯隊伍也鳴鑼開道,八抬八拖,前由孝子本家案引,後面親朋戚友隨行,八音伴送。靈柩須由圖南門抬出,以示顯耀,一路吹打熱鬧送上墓。安葬後三天還有上墳儀式,也須子孫親自到墳地三慳、酒禮、果蔬、焚香燒紙、跪拜讀文禱告,是對老人的告別儀式。以後,就是每年清明祭掃到宗祠內神主前祭祀了。
現代社會,在喪俗上,總體依然沿襲傳統習俗,只不過,現在推行遺體火化。與原有習俗稍有不同。火化完畢,骨灰帶回家中後,則按照原習俗繼續。但喪事不可拍照,是恩村蒙氏的規矩,故無照片可讀 [2] 
  • 恩村老年歌舞
自20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代),恩村成立了以水陸對歌歌手為基礎的老年歌舞隊,隊員年齡一般均在50歲以上。一代一代到現在已有近30年了。遇上重大節慶日,老年歌舞隊均出來助興。所表演的歌舞,均由他們自編自演。有對歌對唱,有雙人歌舞、多人羣舞等。另有器樂班子均為老年人 [2] 

恩村節慶活動

恩村的節慶項目,除了婚喪嫁娶、祠堂或新居入夥、宗族大的集體活動外,每年傳統的重大節慶,包括如下方面:
  • 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為一年中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
在外地的恩村人,都儘可能回家團聚。過年前家家户户都忙於辦年料,諸如購買新衣鞋襪,醃製臘肉、臘鴨、香腸,釀酒,準備肥雞、鮮魚,做好餈粑、年餅,買好花生、瓜子、糖果、水果、對聯、年畫、香燭炮竹等等。臘月十五後至春節前各家都打掃好“屋塵”,搞好室內、外衞生。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夜”,先辦酒餚一餐,並送“灶君”上天“奏好事”。除夕這天,大家忙於辦酒餚、貼年畫、對聯,佈置一新,到處呈現一派歡樂的氣氛。夜幕未降,各家先後鳴炮敬祖先、接灶君,舉行家宴吃“團圓飯”。晚上守歲,給小孩發“壓歲錢”,鳴放鞭炮、煙花,大家盡情歡樂至深夜。零時,各家各户都鳴放鞭炮開“大門”,迎財神、求吉利,鞭炮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家都出行、串門,相互道賀新禧,晚輩向長輩拜年。是日,恩村有醒獅隊,向單位、商家、居民拜新年。鑼鼓聲、鞭炮聲、歡樂聲連成一片,處處呈現着節日盛景。春節期間農村還喜歡舞春牛、彩龍、火龍。各家探親訪友,來往拜年,互賀新禧,互封利是(紅包)給小孩。
但在舊社會時貧苦人家最怕過年。因過年需購年貨,花錢多,難以應付,尤其是地方老財,逼債厲害,更不好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人民生活活不斷改善,家家有錢。過去那種困境,已一去不復返了,大家都能愉快地歡度春節。
  •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傳統的元宵節。村中出門在外的,近者儘可能都回來。晚上,各家各户辦美酒佳餚,歡度佳節。有時,還在該晚鬧花燈,放煙花。這晚要燒舊的門聯紙,俗話講“火燒門神紙,大人做生意,小人讀詩書(也有講:小孩撿豬屎)”。有些地方還舞春牛、火龍、彩龍等,過去人們認為舞火龍、醒獅能驅邪魔、除災害,保平安、奪豐收。現在恩村舞火龍的習俗依然存在(擬申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元宵過後,走親戚的人少了,大家逐漸轉入正常工作和生活。元宵節的各項活動,除了各家各户資助活動外,一般由村委會組織。在舊社會,則由村中長老組織。
  • 清明節
清明節是恩村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不論遠在外地多遠,都必須回鄉過清明節,進祠堂和拜山祭祖。蒙氏歷代先祖的墳墓分散,首先公祭始祖念四,然後以三房各祭各房為基礎,祭祀各房先祖,而後則是各家各户祭祀。時間從公曆三月開始,跨越清明節,整個月都在祭祀。恩村人習慣在清明前後備香燭"紙錢"供品去祭掃祖墳,憑弔先人,至今不衰。清明節這天,過去農村還興做艾餈,晚上加菜。大族人家還在這天摘祭祖活動。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過恩村,受到了恩村百姓的歡迎和支持。提供補給,救助傷員。銅鼓嶺阻擊戰,就發生在恩村南面的銅鼓嶺。恩村百姓不畏國民黨反動派的報復,掩埋戰鬥中犧牲紅軍戰士遺體。新中國成立後,恩村學校,每年都組織青少年在清明節,為紅軍烈士獻上花圈、祭掃烈士陵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這一傳統幾十年未有中止和改變。
  • 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日。這天,恩村民間興裹粽子,辦佳節餚,閤家歡聚共進晚餐。每家門上插艾葉,用雄黃酒澆屋腳門窗,以避邪除害、驅除蛇蟲。用冷水給兒童洗頭臉或帶兒童到河裏洗澡。據傳,端午節所採的藥藥性特別好,故這天,街上買賣草藥者甚多。節慶活動以各家各户為單位,自主舉辦。
  •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日,簡稱“六月六”,又稱“楊泗辰誕”,即每年的六月初六定為他的紀念日。傳説,楊泗是古代當地的一勇士,和他的父親一起為救助百姓,跳入恩溪與巨蟒搏鬥,最後殺死巨蟒,而他和他的父親因被巨蟒咬傷,不幸葬身恩溪而成仙。在城口鎮原七星橋腳下,建有楊泗廟,每年的六月初六,當地百姓均會請道士歡慶十天,打醮五天,到湖南請祁劇戲班,在城口蘿蔔壩搭戲台演出古裝戲。各家各户都有人蔘加敬神活動。舞龍、獅、彩燈、裝故事、抬出楊泗大王到街上游行,以示消災除害,保護豐收,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六月六”敬神活動,屬迷信活動,建國後已廢除。但每逢此節仍有加菜、供香、拜神之習。恩村作為較富裕的村,地方性的活動,總少不了恩村的士紳大力捐助,成為這一活動的主要組織者。解放後,楊泗廟被洪水沖垮,節慶活動內容大大減少,但“六月六”這一節慶日,在恩村依然保留,後成為恩村成功人士和熱心人事做善事,救助貧困的一個重要節日。
  • 中元節
中元節,又稱“七月半”、“豐收節”、“鬼節”,在農曆七月十四日,廣東地區有大過比小年之説。但該節在恩村卻定在七月十五。“七月十四鬼節,我哋恩村人十五過,不與鬼一起過節”。在外工作的恩村人,均儘可能回村過節。節前,各家自制購買冥錢,於節日晚上焚燒祭祖,晚上各家還辦酒肉舉行家宴。解放前,此節在恩村特別熱鬧,打中元醮、做齋、裝故事、演戲、請道士,敲鑼打鼓、號角齊鳴,舞龍舞獅,抬菩薩到鄉村遊行,歷時三天四夜。現在社會,道士做譙、抬菩薩等習俗,漸漸消失,但其他內容,總體得以保留至今。
  •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恩村人民與全國各地一樣,節日氣氛特別濃厚。家家户户都買中秋月餅,不但自家人吃,更主要的是作節日禮品饋贈親戚、朋友。當晚,除辦美酒佳餚舉行家宴外,一家老小團聚在月光下,吃月餅柚子賞月。過去有的婦女還搞請“月姐”活動,向“月姐”問卜吉凶。現在這一陋習基本不存。
  •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盛行爬山登高,寓意“避禍消災”。在恩村,是日,有的學校師生舉行登高活動。農家則晚上加菜,奉神歡度節日。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重陽節為“老人節”,各地都組織開展慰問老人活動,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 十月朝
農曆十月初十日,稱“十月朝”。此節,過去在農村盛行。其時,農村秋收完畢,各家宰雞殺鴨,歡慶豐收。
  • 冬至節
冬至節日,在整個嶺南均為重大節日,在恩村也是比較盛行的節日。有“冬至大過年”之説。在外地的恩村人,均不約而同回到村中。共度佳節。過去習慣,在此日蒸制“冬至酒”、臘制“冬至肉”,因那時所制的酒、肉,色黃味香,久貯不壞。所以冬至節日,家家户户殺豬宰鴨,歡慶節日。這一傳統一直保留至今 [2] 

恩村文物古蹟

恩村現存景點有廟壇祠堂6處,其中祠堂4處(蒙氏家廟、世科祠、德志祠、昆壽公祠),廟宇2處(關帝廟、潼江祠),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後歷經各時期重修或重建,較普遍的為清代重建或重修。現存包括牌坊2座(五馬坊、觀光坊)、門樓2座(拱北里、圖南門)、街巷4條、水井1個、碼頭遺蹟1處、古驛道1條、拱橋3座,古城堡1座。另有紅軍標語、紅軍墓、紅軍橋、戰壕等16處紅色革命遺址 [10] 
2020年9月3日,恩村古祠堂羣被韶關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韶關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9] 

恩村非遺項目

  • 恩村香火龍
舞香火龍,是恩村獨特的傳統民俗,相傳最早由恩村第十二世祖蒙榮所創。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有史可佐證的,至少也有三百多年曆史。據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修《仁化縣誌·上卷·風俗紀》記有:“元宵,剪紙為燈,前十日,每夜擊鼓鳴鑼,扮演故事或舞火龍”。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包括恩村舞香火龍在內的民間多種民俗活動得以復甦。每年春節期間恩村都會舉行舞香火龍活動,主要分六個步驟進行:1、公議籌備;2、草龍完形;3、汲取聖水;4、醒龍起龍;5、龍舞賀歲;6、潛龍歸海 [26] 
2023年11月14日,恩村香火龍入選韶關市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5] 
  • 福主廟譙會
福主廟譙會,據説興於遠古,自清光緒三年之後,由廟祝負責,在每年的農曆八月至十二月間,則吉日舉辦譙會,恩村百姓稱之為“打譙”。舊社會打譙,一連七天七夜。大戲連連,現在,活動大都集中在一天。 譙會的前一天晚上,由廟祝請來道人在廟裏頌經做法。 第二天一早,村裏的男女善信,脖子繫着紅絲帶,紛紛帶着賀禮到來福主廟。 議程分別為:接龍——舞龍——入廟拜祭——盤龍——百姓共賀 [2] 

恩村家訓家風

在長期的官宦外遷、異地繁衍中,恩村的留守人丁仍然堅守着先人“耕讀興家”的祖訓,延續着氣貫數百年的文化傳統和倫理氛圍,盡力守護着恩村文化古蹟和歷史榮耀 [4]  。恩村蒙氏有一規矩,任何人均不得在祭祀墓地拍攝。始祖墓地位於大山中,蒙氏自古有先人墓葬乃風水之所,外人不可覓 [2] 

恩村榮譽稱號

時間
評選單位
榮譽稱號
1993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
革命老區 [2] 
2009年11月
廣東省第二批古村落 [4] 
2014年
廣東省第一批傳統村落 [17] 
2019年6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24] 
2020年
中共韶關市委組織部
韶關市“紅色村”黨建示範點 [12] 
2020年7月
韶關市父女聯合會
韶關市首批六個“家風家訓實踐基地” [8] 
韶關市衞生村
2021年1月
中共韶關市委、韶關市人民政府
韶關市文明村鎮
2022年7月29日
廣東省司法廳
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13] 
2023年11月2日
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司法部
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3] 
2023年11月
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
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11] 
2024年1月26日
韶關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10] 

恩村旅遊信息

  • 交通
隨着G4E高速公路的東西穿越,在恩村北2公里處設有互通出口,對外交通更為便利 [2]  。自駕路線:韶關—贛韶高速—丹霞站出口(周田/仁化/G106出口)—沿G106行駛至仁化縣—往東北方向駛約38公里—到達城口鎮恩村(導航可搜索恩村到達)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