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怡賢親王墓

鎖定
怡賢親王墓,也叫“十三爺墳”,是愛新覺羅·胤祥的園寢,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石亭鎮東營房村西云溪水峪,建於清雍正八年(1730年)。 [2] 
怡賢親王墓,南、西、北三面丘陵環抱,東西為平原,內有云溪水蜿蜒流過。園寢坐西朝東,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整體佈局自東向西依次為:神道碑亭、火焰牌樓、五孔石拱橋、四柱三門石牌坊、三孔石平橋、華表、元寶山、僂佝橋、神道碑亭、神廚庫、井亭、南北值班房、月台、宰牲亭、南北朝房、宮門、南北焚帛爐、隆恩殿、圓寶頂等,這些建築由10米寬、1.5千米長的神道貫穿起來,形成層次分明、具有節奏感的建築羣。怡賢親王墓是研究清代園寢等級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 [2-4] 
2006年5月25日,怡賢親王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怡賢親王墓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石亭鎮東營房村西云溪水峪
所處時代
清朝
佔地面積
4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228-2-8 
公佈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怡賢親王墓歷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怡賢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病逝,雍正皇帝下旨建成怡賢親王墓(園寢之制)。墓區在清代被列為禁地,清朝廷在此設東營守護,駐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二員,並置東、西二營房,設護衞、護軍校、太監官等文武職官員管理陵墓事務。東營房駐馬步兵百餘人,西營房為陵寢衙門和八旗兵丁駐地。其內土地由怡親王府所屬八旗人耕種或出租。 [2]  [4] 
民國二十三年(1935年),賢親王墓被宋哲元派往淶水的縣長王作舟及帶來的一營軍隊,監押80多名盜墓犯公開施工,將墓內所有隨葬的珍寶洗劫一空。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時期,園寢繼續遭破壞,地面建築全部平毀。 [2] 

怡賢親王墓建築佈局

怡賢親王墓,為園寢之制,南、西、北三面丘陵環抱,東西為平原,內有云溪水蜿蜒流過。園寢坐西朝東,周長20千米,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南到南鋪(今高家鋪),西到西鋪(今水東村東北),北到北鋪(今三合莊),東到東鋪(今寺莊)。園寢全部建築物30餘座,建築用料全部採用漢白玉質料、紅磚綠瓦。園寢四周松柏參天,莊嚴肅穆,華貴典雅。整體佈局自東向西依次為:神道碑亭、火焰牌樓、五孔石拱橋、四柱三門石牌坊、三孔石平橋、華表、元寶山、僂佝橋、神道碑亭、神廚庫、井亭、南北值班房、月台、宰牲亭、南北朝房、宮門、南北焚帛爐、隆恩殿、圓寶頂等,這些建築由10米寬、1.5千米長的神道貫穿起來,形成層次分明、具有節奏感的建築羣。 [2-4] 
怡賢親王墓 怡賢親王墓

怡賢親王墓主要建築

  • 神道碑
神道碑位於神道最前方,龍首龜趺,高5米,寬1.4米。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怡賢親王神道碑”15個大字,一邊是漢字,一邊是滿文。 [2] 
神道碑 神道碑
  • 火焰牌坊
火焰牌坊位於神道西邊,三門四柱,全為石制,每門的上額枋上正中有一個火焰寶珠,高10米,長25米。 [2] 
火焰碑坊 火焰碑坊
  • 五孔拱橋
五孔拱橋位於火焰牌坊後邊,長38米,寬7米。 [2] 
五孔拱橋 五孔拱橋
  • 石牌坊
石牌坊位於五孔橋西邊,為七樓四柱牌樓,高10米,長25米,柱礎和坊梁有雕刻圖案。 [2] 
石牌坊 石牌坊
  • 擎天柱(華表)
一對擎天柱(華表)位於石牌坊西邊,高13米,分列兩旁。柱礎和柱體均呈八稜形,每面各雕二條龍,上面的龍頭朝上,下面的龍尾朝上,龍頭又抬起。柱身上有8個側面,共雕龍16條。石座周圍無石欄杆圍繞。 [2] 
擎天柱(華表) 擎天柱(華表)
  • 其它建築
擎天柱後還有神道碑亭一座,上刻雍正御製碑文。亭後還有神廚庫、井亭、值班房、月台、朝房、宮門、南北焚帛爐、大殿、殿前石雕麒麟一對,大殿後為圓形寶頂。園寢周圍還有八旗駐軍守護。 [2] 

怡賢親王墓保護措施

1982年7月,怡賢親王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6年5月25日,怡賢親王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怡賢親王墓文物價值

怡賢親王墓是研究清代園寢等級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 [3] 

怡賢親王墓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怡賢親王墓主人是愛新覺羅胤祥,名允祥,為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生於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雍正即位後,任總理事務大臣,後晉封為怡親王,管理户部三庫。清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管理宗人府事務。四月,總理户部事務。清雍正二年(1724年)閏四月,總管圓明園八旗兵丁;十一月,管理四譯館和漢軍侍衞。清雍正三年(1725年),擢任議政,總理京畿水利,疏浚河道,興建水利工程,並闢荒地數千畝,募民耕種,頗有收穫。清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雍正帝諭:怡親王事朕,克殫忠誠,職掌有九,而公而忘私,視國如家。而賜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榜,予以褒獎。清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清雍正八年(1730年),任統領軍機處大臣。同年五月初四病逝,次日,雍正皇帝親奠,並下諭旨:“怡親王薨逝,心中悲慟,飲食無味,寢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朕待王亦在常例之外。”復諭舉怡親王之功德,命復其名上一字為“胤”,配享太廟,諡“賢”,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諡號之上,並命更定園寢之制,打破常例。 [2-4] 

怡賢親王墓旅遊信息

  • 位置
怡賢親王墓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石亭鎮東營房村西云溪水峪。 [2] 
  • 交通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內乘坐公交917路快車,在漸村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