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鎖定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德語:Deutsch-ÖsterreichRepublik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後,其境內説德語的人所短暫建立的政權。1919年9月21日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
中文名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外文名
Deutsch-ÖsterreichRepublik(德語)
Republic of German-Austria(英語)
簡    稱
奧地利
所屬洲
歐洲
官方語言
德語
政治體制
共和制
成立時間
1918年10月21日
結束時間
1919年9月21日

目錄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簡介

原本為奧匈帝國時代帝國西部主要説德語的內萊塔尼亞地區一個非官方的稱謂。隨着一戰臨近尾聲,1918年10月底奧匈帝國裏的民族地區紛紛宣佈獨立,帝國的主體奧匈也解除了共主聯邦關係。11月3日帝國軍隊與協約國軍隊達成停火協議,11月11日戰爭正式結束,奧地利君主被驅逐,奧地利的君主制壽終正寢。在戰爭結束之前,帝國議會以德語為母語的議員於10月21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們將自己所代表的內萊塔尼亞等講德語的地區正式命名為“德意志奧地利”。並宣佈加入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
顯然,如果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迴歸德國,不但會讓協約國致力削弱德國的一切努力化為泡影,反而會使戰敗的德國更加強大。而這是協約國絕對不能容忍的。為此,大肆鼓吹“民族自決”的協約國不得不在對奧和約與對德和約中明文規定永遠禁止德奧合併,並將奧匈帝國的部分德語地區劃入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終結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地圖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地圖
1919年9月10日,協約國與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在聖日耳曼昂萊簽署的了聖日耳曼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於9月21日條約正式生效日起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 [1] 
參考資料
  • 1.    《奧地利國家機構與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