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納傳感網

鎖定
美國率先開始了微納傳感技術的研究。先是應用於軍事領域,然後被廣泛地推廣至各個領域:反恐、電力、交通、環保乃至家居生活以及更多。2003年美國《商業週刊》撰文描述説,IT時代正在從“Computer is the network”(電腦是網絡)向“Sensor is the network”(傳感即網絡)轉變。
中文名
微納傳感網
開始研發國家
美國

微納傳感網微納傳感技術

它是一個由大量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節點(如傳感、信息採集、處理、收發等)所組成的一種智能化的自治網絡。由於傳感網絡必須高度靈敏自治,因此實現這種網絡聯接的技術和器件也必須非常精確。  上世紀90年代末,

微納傳感網防入侵

基於現代電子防入侵手段,採用多種技術協同綜合探測、融合報警及聲光、視頻聯動等,構建立體化園區防入侵體系。可應用於大型機場、園區安防、重要區域佈防等。

微納傳感網設計思路

結合物理阻攔和不同的電子防護技術達到理想的探測率
把已有傳感器及傳感前端組成傳感網,協同綜合分析,達到極低的虛警/漏警率
降低現場氣候、地理地貌、環境噪聲等各類干擾因素
對報警的情況,進行入侵級別及情況分析、甄別
智能視頻監控跟蹤、提前預報、人工實時複核、精確定位入侵地點
系統工作時確保不干擾影響地空、地面無線電通信聯絡的暢通、以機場正常通信為準則;中心集中報警和手機移動報警。

微納傳感網主要特點

新概念的周界報警系統和阻擋相結合
採用多種防入侵手段協同綜合探測、融合報警及聲光、視頻聯動,克服傳統探測手段單一、誤報率高、安全性差的缺點,而且組合氣象傳感器提供氣象信息,能自適應設置相應的檢測參數,從而提高全天候、全天時的檢測性能,降低虛警、漏警率。
高級的信號處理達到一個高水平的探測智能判斷能力,消除來自無關干擾的誤報率,例如:風、雨、動物、飛機、汽車和非入侵者引起的信號源等。
被動隱蔽式的防入侵系統,能夠適應各種地形不留死角,無生命危害,功能強大,防破壞能力強,靠近、翻越都能觸發報警,上位機採用友好界面,並結合三維GIS,對防區實時在線監控,在停電的情況下系統能繼續工作,具有交、直流斷電保護功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最小的維護要求.

微納傳感網發展前景

在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走廊的一側牆上貼着一張喜報,該中心首份銷售合同——防入侵微納傳感網產品1500萬元訂單正式簽署。儘管起步不久,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的影響力已開始展現。
在地面和邊界隔離網上布上傳感器的節點,低空30-50米、地下20米範圍內一旦有物體靠近就會喚醒周邊的節點,人們在監控室就能感知到目標是什麼、在哪裏、在幹什麼,網絡還會依據現場情況發出預警或報警。這就是被浦東機場和世博會購買的防入侵傳感網。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防入侵系統鋪設了3萬多個傳感節點,覆蓋了地面、柵欄和低空探測。多種傳感手段組成一個協同系統後,可以防止人員的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攻擊性入侵。由於效率高於美國和以色列的防入侵產品,國家民航局正式發文要求,全國民用機場都要採用國產傳感網防入侵系統。如果按照這個規模算,浦東機場直接採購傳感網產品金額為4000多萬元,加上配件共5000萬元,全國近200家民用機場如果都加裝防入侵系統,就產生了上百億的市場規模。預測到2011年,內嵌芯片、傳感器、無線射頻的“智能物件”可能超過1萬億個。它們在人類上網同時,也能通過物聯網相互感知、交換信息。而據美國權威諮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比1,因此,“物聯網”被稱為是下一個萬億元級的通信業務。

微納傳感網事記

“國家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事記
2009年8月7日,温家寶總理來到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考察時指示:一是把傳感系統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二是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三是儘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 2009年8月11日,中科院路甬祥院長在在上海微系統所上報的《要情》上做了重要批示:要按總理訪無錫的講話精神加快我無錫傳感技術創新和應用的發展,建設好“傳感中國技術中心”。 200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視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2009年8月24日,十一屆無錫市委常委會89次常委(擴大)會議通過《關於加快無錫“感知中國”中心建設發展的意見》,明確核心區設在太湖國際科技園。 2009年8月28日,省委書記梁保華會見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張春江,就合作加強TD網和傳感網基地建設進行了商談。 2009年8月29日,中國移動集團黨組書記、副總裁張春江,副總裁沙躍家一行來錫調研,楊書記表示積極支持中國移動開展TD與傳感網結合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希望加強與中國移動的合作,儘快實現傳感網與TD網融合的應用落地。 2009年9月1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綦成元巡視員帶領信息產業處、創新能力處等相關人員來錫調研,表示將在高技術產業發展、創新能力培育和信息化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推動“感知中國”中心的建設和發展。 2009年9月1日,無錫市政府與北京郵電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確定將聯合建設傳感網技術研究院,推進傳感網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 2009年9月2日,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在無錫新區組織召開了“國家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同行專家可行性論證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組建國家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可行性論證。 2009年9月4日上午,東南大學傳感器網絡技術研究中心在無錫分校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