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廟

鎖定
復廟,讀音fù miào,漢語詞語,意思為古代稱採用雙層屋椽﹑雙層屋笮等結構來建造的宗廟為復廟。
中文名
復廟
拼    音
fù miào
釋    義
古代稱採用雙層屋椽﹑雙層屋笮等結構來建造的宗廟為復廟

目錄

復廟解釋

古代稱採用雙層屋椽﹑雙層屋笮等結構來建造的宗廟為復廟。復,通"復"。 [1] 

復廟出處

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棁、復廟、重檐……天子之廟飾也。”
鄭玄 注:“復廟,重屋也。”
《後漢書·祭祀志中》“明堂” 劉昭 注引 漢 張衡 《東京賦》:“復廟重屋,八達九房。”
《周禮·考工記·匠人》“重屋” 清 孫詒讓 正義:“凡復屋,棟、笮等皆於一層屋之上重絫合併為之,重屋則上下兩層屋各自為棟、笮等,不相合並,二制迥異,古明堂宗廟蓋皆有重屋……《明堂位》之復廟,即復屋;重檐,乃是重屋。故《文選·張衡<東京賦>》雲‘復廟重屋’即用《明堂位》文,而以重檐為重屋。 薛綜 注云:‘重屋,重棟也。’ 桓譚 《新論》亦云:‘商加重檐四阿。’明此經重屋,當彼重檐矣, 鄭《明堂位》註釋‘復廟’為‘重屋’者,蓋仍指復笮言之。”
漢·張衡 《東京賦》:“復廟重屋,八達九房。”
薛綜 注:“復廟,重覆也。重屋,重棟也。”
李善 注:“《禮記》曰:‘復廟、重檐、達鄉,謂天子廟飾也。’”
《周禮·考工記·匠人》“殷 人重屋” 清 孫詒讓 正義:“《明堂位》言復廟重檐為天子廟制……復廟即復屋,重檐乃是重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