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

鎖定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位於江蘇省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約188畝,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是徐州醫藥產業的新地標。包含醫藥研發服務中心、細胞製備存儲及診療中心、高端醫療設備製造中心、精準檢測及診療中心、醫學創新概念驗證中心、產業發展生態中心六大功能中心。 [1-2] 
中文名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
地    址
江蘇省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廟街道彭祖大道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發展定位

東湖醫學創新港項目以生產為基礎,以研發為動力,打造新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生態鏈。項目總投資25億元,佔地約188畝,建築面積31.4萬平方米,其中地面建築6座,這裏將陸續建起醫藥研發服務中心,細胞製備、存儲及診療中心,高端醫療設備製造中心,精準檢測及診療中心,醫學創新概念驗證中心,產業發展生態中心六大功能中心,成為徐州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新地標、大平台。建設前期,當地堅持“邊建設,邊招商”的思路,已簽約十幾個項目:腫瘤細胞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迅睿兒科呼吸道分子診斷、中科優檢生物基因檢測、深圳真邁生物第三代基因測序儀研發製造等項目已經入駐。 [3-4]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功能規劃

以生產為基礎,以研發為動力,打造新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生態鏈。擬將1、3、4號樓做為研發區、2、6號樓做為生產區、5號樓做為生態區進行劃分,按照質量為先、分批入駐,不斷補齊各項功能的思路進行招商。 [4]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研發區

1#樓:共有建築三棟,每棟面積約12000平方。其中醫科大腫瘤實驗室使用一棟,剩餘兩棟原則上不再分層拆分,可獨立承接兩個藥物研發實驗室、研究中心、細胞存儲治療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項目。
3#、4#樓:共有建築兩棟,每棟約10000平方,單層約2000平方,可分割使用,主要承接藥物、醫療器械研發類項目。
研發區重點招引方向:研發區重點招引方向
以徐州醫科大學“腫瘤生物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為依託,圍繞現有CAR-T細胞、精準免疫細胞、溶瘤病毒、抗體庫篩選等核心技術,重點免疫細胞治療招引具有合作關係的上下游企業,主要包括臨牀前研究,醫學檢測,安全性評價,標準化細胞製備、存儲,臨牀前和臨牀評價等領域,力爭將實驗室建成具有國際最高標準的細胞治療產品、溶瘤病毒等的生產基地。
研發區重點招引方向:化藥、生物醫藥研發領域
以復星集團萬邦醫藥、恩華藥業為依託,圍繞現有優勢產品,重點招引與企業有合作關係的上下游企業,力爭在 “四高一抗”(高復星醫藥 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抗腫瘤)、萬邦醫藥中樞神經藥品領域取得突破。
研發區重點招引方向:醫工結合領域
依託徐州醫科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在徐高校,重點招引醫學影像學、骨科醫學、生物力學、生物醫學大數據、生物醫學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能以工科和醫科交叉融合為方向的項目入駐。 [4]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生產區

2#、6#樓:共有建築兩棟,總面積約100000平方,主要承接醫療器械生產類項目,整體招商思路是求新、求強、求前沿,形成自己的產業特色。
生產區重點招引方向
重點招引:以電子信息技術、5G通訊技術等為基礎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家用醫療設備及遠程診療器及試劑等產業項目。
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類智能可穿戴設近備、家用醫療設備需求越來越大,市場前景廣闊。
本地企業科諾醫療以主打產品“家用紫外光治療儀”迅速打開市場,發展迅猛;江蘇魚躍以家用醫療、互聯網醫療為核心產品,已成為A股上市公司、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重點招引: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類儀器及試劑等產業項目。
體外診斷是醫療器械行業最大的細分子行業,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全球市場1000億美元。我國體外診斷行業正處於快速增長近三年複合增長率18.7%,國內企業眾多,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湧現,對外投資需求旺盛,且體外診斷試劑為一次性消費品,市場需求不會萎縮,發展前景看好。
生產區重點招引方向
重點招引:依託徐州醫科大學在麻醉專業的學科優勢,招引高端麻醉機、麻醉輸液泵等產業項目。
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專業是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的國內首個本科麻醉學專業,在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專業排行榜上排名專業第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其教學團隊及優秀畢業生在全國各大學校、醫院、研究機構麻醉領域任要職,在此細分市場擁有豐富的資源。
重點招引:植入器材(以骨科植入器材為主)、植入性人工器官(人工心臟、血管、食道、角膜)、植入性支架(血管支架、食道支架)、器官輔助裝置(植入式助聽器、人工喉)、介入器材(內導管、導絲和管鞘、栓塞器材)等各種植入、介入類產品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專業是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的國產業項目。
植入、介入類醫療產品屬於三類醫療器械,此類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必須經過嚴格控制,技術含量高,市場價值大,屬於“醫用高值耗材”。目前國內市場依舊是進口企業佔據多數份額,但隨着國家出台大量政策鼓勵創新和進口替代,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巨大。 [4]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生態區

5#樓:共有建築一座約54000平方,單層約4500平方,可分割使用,主要承接醫藥及醫療器械營銷、物流、售後服務中心,各類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平台等項目。
生態區重點招引方向
研發、生產、銷售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平台
包括臨牀試驗、安全性評價一致性評價、代理註冊審批及生物醫藥研發、生產、銷售合同外包(CRO、CMO、CSO)等服務型機構。
精準檢驗檢測及治療機構
包括醫學檢驗檢測中心、基包括醫學檢驗檢測中心、基傳預防與治療中心、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區域性醫學影像中心等。
區域性醫藥和醫療
器械營銷、結算、售後服務中心
醫藥及醫療器械軟件服務平台
包括醫用軟件、診斷分析類軟件、圖像傳輸軟件等。 [4] 

徐州東湖醫學創新港政策扶持

在落實市級政策的基礎上,擬製定經開區新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扶持意見,圍繞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有針對性的對重點項目及企業在臨牀研發、產品註冊、 生產銷售、人才招引等環節給予扶持,全面提升東湖醫學產業園核心競爭力,打造區域性政策窪地,發展環境高地,吸引和激勵項目落地。
充分整合各方資源,鼓勵在徐有研發需求的企業、高校在東湖醫學產業園統一設置研發、服務平台,共同集聚發展。將東湖醫學產業園的發 展上升為全市戰略,加強同市科技局, 展上升為全市戰略,加強同市科技局,校、醫院、藥企、產業學會的聯繫,建立合作渠道,挖掘項目信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