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堡古城址

鎖定
徐堡古城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温縣武德鎮徐堡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遺址。 [4]  [7] 
徐堡古城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東城牆殘長約2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殘長約360米,北城牆被沁河沖毀。現存城牆保存較好,距地表深1~1.7米。在西牆和東牆的中部各有一缺口,均寬約10米,疑為城門。西牆寬8~10米,南牆轉彎處寬14.4米,為堆築夯打而成。徐堡古城址遺存主要有城牆、城門、壕溝、大型台地等。徐堡古城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文化中規模較大的城址之一,為研究龍山文化向夏文化過渡、史前城址聚落形態、中國文明起源、國家的形成、築城技術等諸多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4]  [7] 
2013年5月,徐堡古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徐堡古城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温縣武德鎮徐堡村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2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276-1-27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徐堡古城址歷史沿革

徐堡古城址 徐堡古城址
2006年7月,在配合南水北調中線温縣段徐堡墓羣勘探過程中發現徐堡古城址。 [4] 
徐堡古城址挖掘現場 徐堡古城址挖掘現場
2010年,對徐堡古城址進行發掘,揭露出龍山文化晚期、西周、東周、漢、宋、明、清各代遺存,其中以龍山文化晚期的古城址最為重要。 [5] 

徐堡古城址遺址特點

綜述
徐堡古城址 徐堡古城址
徐堡古城址,位於武德鎮徐堡村東至大善台村西一帶,北臨沁河,面積約20萬平方米,揭露龍山、西周、春秋、戰國、漢、宋、明、清8個時期的遺存,其中以龍山文化晚期的古城址最為重要。考古發掘了龍山文化時期城牆、城門、壕溝、大型台地等重要遺蹟及其它各類遺蹟200餘處。 [4-5] 
文化層
徐堡古城址挖掘現場 徐堡古城址挖掘現場
徐堡古城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文化層堆積厚約4米,依次為現代耕土層、近現代紅沙層、明清文化層、宋代文化層、漢代文化層、春秋戰國文化層、西周文化層和龍山文化層。 [2]  [5] 
遺蹟
徐堡古城址城牆系夯築而成,西牆寬8~10米,南牆轉彎處寬14.4米,西城牆殘長約36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東城牆殘長約200米,北城牆被沁河沖毀,現存的東、西、南三面城牆保存完好,距地表深1~1.7米。在城址中部還發現一處東西長90米,南北寬70米的堆築台地,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應為城址中的重要部位之一。在西牆和東牆的中部各有一缺口,均寬約10米,疑為城門。 [5]  [7] 

徐堡古城址文物遺存

徐堡古城址出土陶器 徐堡古城址出土陶器
徐堡古城址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類文物150餘件。 [4-5]  [6] 

徐堡古城址研究價值

徐堡古城址是已發現的龍山文化中規模較大的城址之一,也是保護較完好的遺址之一。它的發掘填補了豫西、豫西北、晉東南地區沒有龍山文化城址的空白,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將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它為研究龍山文化向夏文化過渡、史前城址聚落形成、中國文明起源、國家的形成、築城技術等諸多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3]  [7] 

徐堡古城址保護措施

2008年6月16日,徐堡古城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5月,徐堡古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徐堡古城址旅遊信息

徐堡古城址地理位置

徐堡古城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温縣武德鎮徐堡村。

徐堡古城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焦作市温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徐堡古城址,路程約9.5千米,用時約16分鐘。
參考資料